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种植术中多数患者在其种植区域的牙槽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骨量不足及骨缺损,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临床问题。本实验将引导骨再生理论和骨诱导、骨传导理论有机结合,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来评价胶原膜的应用及固定对Bio-Oss骨粉成骨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实验用健康雄性杂交犬6只,生物胶原膜:2cm x2.5cm, Bio-oss人工骨粉,钛钉24枚,低速手机和裂钻。用低速手机和裂钻分别在每只犬的口内双侧下颌骨颊侧暴露的骨面随机形成三处范围约1cm×1cm的实验区,并分为三组:实验A组:骨粉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并以钛钉固定;实验B组:应用骨粉与胶原膜,但膜不予固定;对照组:单纯应用Bio-Oss人工骨粉,不覆盖膜。分别于术后三个月、六个月进行取材(每次3只犬),取材后的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并使用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对新生骨面积的百分比进行测量,最后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大体观察六只实验用犬术区软组织形态颜色正常,无炎性反应。三个月时实验A组及B组有部分未降解胶原膜及残留骨粉颗粒,其中B组的膜位置有偏移,两组实验区都有骨样组织隆起;对照组可见部分未吸收的骨粉颗粒及部分新生类骨样组织。六个月时所见与三个月的大体情况基本一致,但可见的未降解骨粉及胶原膜成分有所减少。二、HE染色三个月时实验A组的骨小梁结构排列有序,融合成片,哈佛氏骨系统出现;实验B组新生骨小梁结构趋于有序,可见成骨细胞,但新生骨不及一组的成熟;对照组可见大量无规则的骨小梁结构及骨基质形成,部分区域有毛细血管结构,新骨较幼稚。在六个月时,实验A组可见新骨与宿主骨完全融合,大量成熟板层骨生成;实验B组和对照组的新骨沉积都有所增多,新骨的成熟度较三个月时更好。三、扫描电镜观察三个月时,实验A组新生骨质沉积呈片状融合,出现哈佛氏骨系统,成骨活动活跃;实验B组可见骨样组织生成及骨陷窝,新骨排列不规则;对照组可见钙盐呈串珠样沉积融合及类骨样基质,有新骨生成。六个月时实验A组新骨呈成熟板层状并与原宿主骨基本呈骨性结合;对照组和实验B组的新生骨较三个月时更加成熟致密,新骨与宿主骨之间结合较紧密。四、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测量三个月、六个月时实验A组的新骨百分比(%)均值分别为(81.37±5.76)(91.05±3.13);实验二组新骨百分比(%)分别为(72.85±2.31)、(83.57±3.29);对照组的新生骨百分比(%)分别为(58.23±3.25)、(69.89±2.42)。测定结果显示,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在三个月时均有统计学差异;在六个月时三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Bio-Oss骨粉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并对膜加以固定的方法其成骨效果要优于单纯应用Bio-Oss骨粉和骨粉、胶原膜联合应用但膜不作固定处理的这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