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显色性稀土荧光粉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为配合"高显色性稀土多基色荧光粉的研制"这一浙江省高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硼磷酸盐、铝酸盐、硅酸盐和偏硼酸盐等体系的高显色性荧光粉的研究,应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荧光粉进行表征.用稀土多基色荧光粉来代替三基色荧光粉配制出了高显色性荧光粉,经制成节能灯测试,性能达到了市场要求,并提出了改善荧光灯显色指数的几种方法.第一章,综述了荧光粉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荧光粉的发展过程、发光机理以及制备方法等,提出了目前三基色荧光粉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而引出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章,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高显色性蓝绿粉硼磷酸锶:铕(2SrO·0.84P<,2>O<,5>·nB<,2>O<,3>),探索其最佳制备条件(包括温度、气氛、组分等),结果发现在1400℃、n=0.75、H<,2>/N<,2>=5-10﹪时制备的荧光粉的发光亮度最高.应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光谱分析等对其表征并与标样进行了比较,XRD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制备的b5样品衍射峰强度要高于标样,这说明结晶度较好.荧光光谱的数据显示:不论是激发光谱,还是发射光谱,b5样品的强度均比标样的强,这说明b5样品吸收紫外光的能力强于标样,并且其转换成可见光的能力也要优于标样.第三章,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两个铝酸盐体系4SrO·7Al<,2>O<,3>:Eu<2+>和Sr<,2>MgAl<,10>O<,18>:Eu<2+>以及一个硅酸盐体系(Ba,Ca,Mg)Si<,2>O<,5>:Eu<2+>.三个体系都是Eu(Ⅱ)激活的高显色性蓝绿粉,Eu<2+>的4f<6>5d→4f<7>跃迁产生宽谱带辐射,发射主峰在480nm附近.它不仅能为253.7nm汞蒸汽的短波紫外光激发,而且还具有吸收405nm、436nm汞线而激发发光的性能,它们都可用作高显色荧光粉的蓝绿色成分.应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光谱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第四章,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高显色性橙红粉偏硼酸钆镁:铈(Ⅲ),铽(Ⅲ),锰(Ⅱ),REMgB<,5>O<,10>的熔点较低,一般为1000~1100℃,故制备时不需像铝酸盐、硅酸盐那样高的灼烧温度,但需严格控制温度,以免材料熔融成块.该荧光粉与4SrO·7Al<,2>O<,3>:Eu<2+>(高显色性蓝绿粉)荧光粉混合可制成色温3000-5000K,Ra=95的高显色荧光灯.应用荧光光谱、光谱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激活剂Tb及Mn的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获得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结果.
其他文献
1,8-萘酰亚胺衍生物是一种有多种用途有机荧光材料之一,目前广泛应用荧光化学分析、金属荧光探伤、太阳能聚集器、液晶、激光、有机光导材料、聚合色素,荧光开关等高新技术领
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造就了我国的“生本”教育环境。顾名思义,生本教育即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培养,推动学全面健康的发展等等。初中数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也应紧跟教育的步伐,开展生本教学,借以来确保初中数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从根本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本课题主要针对乳胶漆干燥速度慢的问题,根据乳胶漆成膜机理,从成膜物质——乳液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如何加快乳胶漆干燥速度。课题工作分为四部分内容: 1.乳液快干机理的研究:由
自从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被提出以来,其有趣的性质迅速成为了固态有机荧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水滑石(LDHs)作为实验室中常用的阴离子交换剂,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设计了以镁铝水滑石为主体,酚醛树脂和具有AIE现象的有机荧光分子(CTPVBP、H4ETTC)为客体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此来研究了CTPVBP-MgAlLDHs、H4ETTC-MgAlLDHs的各种光学性质
人们从自然界中的荷叶效应,发现荷叶表面具有超疏水效应,归结为植物叶面微纳结构和疏水性蜡状物质的共同作用。材料表面水接触角(WCA)大于150°,可认为是超疏水材料,超疏水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