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油画的乡土形象研究——以贵州苗族形象油画创作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贵州乡土油画创作里的苗族形象,其本体依据及内在结构为贵州地区苗族传统文化。围绕贵州地区乡土油画创作的衍变轨迹来审视形象的发展脉络和风格变化,采用图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重点从苗族形象的元素符号衍变轨迹结合艺术创作实践举例进行综合研究,探索贵州油画的乡土姿态,即探索贵州油画的一种乡土味、民族地域性等特点。提出贵州乡土油画创作中苗族形象源于艺术家对其特有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此的研究,梳理出贵州乡土油画创作里的苗族形象运用的衍变发展,以期为当代乡土油画创作发展提供参考。   其主要论证内容有:   一、贵州油画乡土形象创作的历史和现状。梳理出贵州乡土油画的发展及民族油画的起源。   二、当代贵州油画中的乡土形象研究。通过贵州苗族服饰文化、苗年节和苗族婚嫁等苗族传统文化等阐释其对贵州乡土油画创作的影响。   三、贵州油画中乡土形象创作的艺术实践。结合贵州油画家及其作品,根据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等来解读和分析贵州油画“乡土形象”,梳理和分析文献中对贵州油画“乡土形象”的一些见解和看法,通过贵州油画的艺术状态,展开对艺术的当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思考,阐述贵州油画的乡土姿态与苗族形象的艺术创作紧密相关,是形成贵州油画民族性、本土性的主要因素。   本篇文章认为,少数民族题材的油画创作乃是中国油画本土化的一个源点。而在贵州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当中,当乡土风情与油画创作相逢,这便形成了一个既有地域性、本土性、民族性的贵州当代油画特征——“乡土味”。“乡土”不仅仅只是一个地域性的、本土性的、民族性的概念,而且是一种精神上的符号。
其他文献
(接上期)六、智能建筑发展的运作功能从发达国家智能建筑发展的运作特点与系统功能可以看出,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信息科学、环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它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世界就是在殊风异俗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才形成了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近几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
期刊
海报,其最早期的形态依赖手工绘制,而后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批量印刷海报的方法逐步取代了手工。无论是绘制或是印刷的海报多以静态稳定的墙面、纸媒形式呈现,人们也已广泛地熟悉各
文章介绍了对日本五十铃FRR/W5型商用车底盘的改装方法,利用专用汽车原有的液压系统,并对汽车底盘的机械传动和气动系统进行改装,实现专用汽车的遥控行车功能。实践表明,该方
期刊
王弗同志于今年 3月 1 3日与世长辞了 ,我十分悲痛。我与王弗同志相识于 1 952年华北行政委员会 ,1 954年华北行委撤销时一同调入建筑工程部工作 ,迈入建筑业的大门。那时 ,
原《建筑》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弗同志辞世已三月有余了 ,王弗同志的品德 ,学识 ,对建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们尊重和敬仰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本期“建筑人物”编
游牧是从驯化草原动物开始,而马的驯化是远程游牧的标志之一,在马的广泛生产生活运用下,鞍马造型艺术成为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根据近一个世纪的美术考古发现,本文将从美术考古学的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在这部作品创作演出40周年之际,笔者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访问了《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75岁高龄的李遇秋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