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风格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英国作家,曾获1984年布克小说奖。迄今为止,多数批评家认为她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但也有少数批评家如Laurence Petit和Deborah Bowen依据其作品鲜明的后现代图片特征(并非真实图片,指叙事效果如一幅幅图片),指出其写作风格应定为后现代现实主义。本文支持后一种观点,但提出了与他们迥异的论证方式。众所周知,D. H. Lawrence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现代作家,他被归为现代派的主要理由在于其突出的现代主题而非语言特征。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另辟蹊径,注重从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意识上来论证其作品归属后现代现实主义的合理性。同时,由于国内外尚无文献对作家的后现代现实主义特征系统、全面地进行阐述,本文按后现代现实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章考察,在每一章中又从主题和技巧两方面入手细致地探讨其作品在这三方面的具体特征,并揭示正是这三方面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形成了作家后现代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体。论文首先探讨了后现代现实主义的概念。简言之,后现代现实主义指文艺作品中同时存在突出的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或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这二个或三个因素在该作品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由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固有的矛盾关系,后现代现实主义自身便具有了文学张力。这种张力使文艺作品中上述二因素或三因素构成有机整体,从而使作品具备了统一风格。就这一意义而言,后现代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在当代条件下的最新发展,是现实主义伟力的体现。经细致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不论从主题还是文学技巧上,在布鲁克纳的作品中都有突出表现。这一点令其与一般公认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作品显著不同,因而单一将其作品视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有失妥当。同时,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技巧和主题上相互矛盾,又相互利用,共同服务于作家批判英国当代社会现实的主旨,因而符合后现代现实主义的要求,将其风格定为后现代现实主义是合理而恰当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作家布鲁克纳的生平,其作品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本文的贡献、论证方法与架构。第二部分探讨后现代现实主义的概念及其与作家布鲁克纳的关系。第三、四、五部分分别对作家后现代现实主义的三个主要构成成分进行考察,并阐述了三者间的有机联系。最后是结语。
其他文献
<正>江宁位於江苏省之西南,与安徽省之当涂毗连,西北两面,滨邻长江,东界句容,南接溧水;昔日全县面积叫,原有二一九八方公里,就中陆面积二○九九方公里,水面积九九方公里;自民
在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基层人民银行面临着履行新职能和确保安全稳定的双重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充分激发员工岗位履职的潜能,人行京山县支行全方位推行岗位责任追究,在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美新华文文学,这一文学是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加拿大,或赴上述两国留学、访学、经商、打工、陪读等的华人依据其特定的国际性的移徙、迁
首先,本文基于Laplume等人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问题的划分,对2008年以来发表在国内外权威管理学期刊上的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的162篇文献(124篇英文文献、38篇中文文献)
本文试图由精神结构和心灵人格.阐释艺术创造的心理因素度在各阶段中的具体表现。
儿童的早期依恋的质量对他的人际关系、情绪、个性和行为等多方面内容存在影响,依恋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课题。继隔代抚养现象出现后,祖孙依恋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
本论文是一部应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分析中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文本的实用批评。“有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诗歌文本”是本论文的基本指导思想,即以方法论取代本体论,以不
作为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英国当代著名学者,戴维·洛奇(1935-)融多种身份于一身。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并一直关注天主教改革的洛奇是一个自觉意识很强的小说家,也是位学院派批评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主要负面影响是对人性的压制。许多思想家都对现代社会导致的压抑作出过分析和论述,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位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