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必然促使休闲生活全面展开,并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当代中国人的休闲生活。由于“休闲”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从未出现过,“休闲”概念的空缺导致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几乎未被学者们认识到,本文力图探究的就是学者们研究马克思思想时的盲区。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过“休闲”概念,但他的著作中不仅存在着“休闲”思想,而且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为休闲学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发掘,将有助于深化我国正在兴起的休闲学研究,指导、规范休闲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宽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为人学的深入探究提供独特的视角。更为关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休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必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发挥对于现代化建设和大众休闲文化的指导作用提供理论帮助。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休闲思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症候阅读法,从隐喻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休闲思想。本文认为,马克思遵循着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活时间分配之不合理性时,科学地阐明了制约休闲的各种现实因素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研究休闲问题的科学道路。由于马克思的关注焦点是劳动人民的休闲状况以及劳动人民如何争取休闲权利和以休闲权利为杠杆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所以马克思自觉地将休闲与劳动、自由时间、人类解放等问题联系起来。具体来说,人类解放目标的确立,使马克思能够站在人类历史的宏观视野上,将休闲问题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进行考察,这样马克思就能够从与休闲相联系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发现休闲的历史制约性,其中,主要制约来自于劳动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劳动和休闲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由原始统一到相互割裂,直至走向融合的辩证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休闲和劳动达到高度统一状态,休闲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