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煤炭资源赋存较为贫乏,但煤炭资源分布广、现有采矿权较多、构造较为复杂,所以开展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开展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煤炭资源储量数据库系统是由几个反映煤炭资源储量不同层面的数据库合并而成,这些数据库之间关联性差,不同的数据库中表示同一属性的数据经常出现冲突,同时也不便于操作,而且这些数据库往往只能反映单个矿区某一勘查阶段的储量情况,不能对单个矿区的多期勘查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全面掌握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利用情况,摸清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家底”,加强矿业权管理,进一步做好四川省煤炭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对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方法的研究,努力建立一整套能够综合反映经过不同时期不同勘查工作之后的最新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实现煤炭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属性数据管理,向三维空间数据管理过渡,为煤炭资源储量三维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本文以川南煤田“M井田”为研究对象,详细叙述了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的建库流程。本文主要从M井田核查成果空间图形库建设和M井田核查成果属性数据库建设两部分展开论述,重点讨论了M井田的核查单元划分、四大MapGIS空间图形文件制作以及Access属性数据库录入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最后,简要介绍了四川省煤炭省级汇总数据库的建库流程,并对部分专题数据进行了提取统计分析。整个数据库建库过程中,实时地对煤炭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的建库质量进行了监控,确保建立的一整套四川省煤炭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完整、规范、正确。主要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以“不重不漏”作为核查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结合矿层赋存规律和自然地理以及地质构造、地形条件,以上表“矿区”为基础,合理划分核查单元,并辅以野外实地调查验证进行调整。基此,本次四川省煤炭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共划定了411个核查单元,包括大型核查单元40个、中型核查单元36个、小型核查单元335个;共划分煤炭核查矿区7个,其中包括2个国家煤炭规划矿区;(2)以“MapGIS”为空间图形数据库建设平台,将收集到的M井田的各类地质勘查成果图件,按照《数据库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统一投影、统一矢量化、统一图层编码、统一图例管理,从而建立了MapGIS格式的M井田核查成果空间图形数据库,包括地形地质图1张、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1张、采掘工程图3张、资源储量估算图6张、资源储量利用图3张等;(3)以“录入系统”为属性数据库建设平台,通过分析、整理、归纳M井田历年勘探、核实报告资料,按照一定的录入原则,依次对21张Access属性表进行数据录入,系统自动产生KCL_KC(矿产点记录表)和KCL_KCD(矿产地记录表),用与记录M井田的行政代码及行政区的相关信息,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23张Access数据表格式的M井田核查成果属性数据库;(4)完成了所划定的411个核查单元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之后,将其全部参与煤炭资源省级汇总,建立了四川省煤炭资源省级汇总数据库。通过汇总统计可得知:四川省煤炭矿区在数量上以小型居多,但资源储量仍以大型为主;四川省大部分核查单元的勘查程度较高,处于勘探和详查工作程度的比例较大;截止2009年12月31日,四川省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共计XXXX49.85千吨,其中,累计保有资源储量总量最大,约占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84.92%;查明的资源储量类型主要为111b类、121b类、122b类、2M22类、2S11类、2S21类、2S22类、331类、332类、333类。其中,333类资源储量数量最大,约占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58.23%。四川省煤炭资源总量较小,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保有资源储量相对较大,后期可供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