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师朱宗元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后,作为首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事业的知识分子,来到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遵从古训,不断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在内科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骨关节病、肾脏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论文旨在全面总结老师在心系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挖掘老师学术思想的渊源。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朱宗元老师学术渊源概述朱宗元教授熟读经典著作,尤其推崇经典《内经》,《伤寒论》,《温热论》,《脾胃论》,朱老临证应用的方药多源于古典医著,但他师古而不拘经,在临床中,朱老师对这些医家的理论思想、方药多能融会贯通。1.根据《内经》“心主火”、心为人身之主宰而立论,故认为人身之阳气以心火为根本,治疗心系疾病宜温补阳气。根据《难经》“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的理论,及“命门”的水火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肾藏真阳助心火的理论,提出治疗心系疾病宜补肾壮阳以助心阳。2.根据《内经》“心生血”、《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同化而赤,是谓血。”之说,及李东垣《脾胃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注重培土补中,重视补肾固本治法的应用,体现出补益先、后天的学术思想。3.叶氏云:“久病必入络”。络病的治疗大法:“通血脉,攻坚垒,佐以辛香行气,是络病大旨。”朱老提出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心系疾病。第二部分朱宗元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1学术思想1.1重视传统中医医籍的学习认为经典是中医学习的基础,所谓“经典”,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在一定的时代,最重要的最具典范的著作。读经典才能够深刻领会各种学说思想,灵活运用理法方药。1.2积极倡导现代中医现代中医是在“经典中医”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哲学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提高、创新“经典中医学”。1.3中医哲学思维中医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哲学思想对中医的影响是深远的。2辨证论治特点2.1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朱老在临床中灵活应用“病证结合”或“无证从病、无病从证”及“舍证从病、舍病从证”等取舍方法,沟通两者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2.2抓主症,注重问诊主症是病机的集中体现,是疾病的最突出表现,也是医者需要迅速、及时解决的问题。故抓主症可以明确辨证思路。2.3理论基础2.3.1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心系病证以心脏虚损(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为本,其中强调心气、心阳不足。邪实,不外乎气滞、痰阻、血瘀,寒凝。2.3.2病位在心,关联五脏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无以养心,心脾两虚,或脾虚不运宗气不生,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上逆蒙蔽心阳则发为心痹。心主血脉而肝藏血,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又心肾相交,水火济济,以平为期,若肾阴虚,精不化血,心脉空虚,蜷缩挛急,或真阴不足,心火独亢,心肾不交则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瘀血不生。肺通调水道,肺气不利,水运失健,痰浊内生,痹阻胸阳,则发为胸痹、心悸。3治疗用药特点治疗心系疾病,六点为要3.1补益心气、温补阳气病位在心,心主血,赖心气以推动,气血以流通为贵,心气不足,帅血无力,血行不畅而瘀血内生,“治病必求于本”,故朱老认为补益心气为治疗心系疾病的根本,心气又有赖于心阳的温煦,故温补阳气亦为治本之法。重视补益脾肾,体现出补益先、后天的学术思想。3.2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根据心为火脏,肾藏真阳助心火的理论,朱老强调补火之法,注重于温补肾阳,即补命门之火。根据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阳相济、阳生阴长,用补骨脂加强桂枝的温通心阳之用。用麦冬、五味子滋阴,与党参相合,取生脉之意。3.3活血通脉、通络止痛叶氏云:“久病必入络”。朱老师以为久病入络、勿忘化瘀,慢性疾患迁延日久,病邪深入,血络受病。通血脉,攻坚垒是治疗络病的主要方法,用药与一般的活血化瘀药有所不同,须借助于虫蚁之类。3.4滋阴养血、养心安神依据中医心主血,心阴虚不能潜纳心阳,心火独亢,心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心脉失养,治宜滋阴养血、养心安神。3.5衷中参西,中西结合今天中医药的发展,决不能排斥利用现代化手段,而是要合理借助这些高科技手段的检查和实验方法,研究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合理评价中医临床疗效,但决不能以简单的西医认识来判断中医理论的对错。3.6用药特色——精专量小,重点突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观察,朱老认为治疗疾病重要的是对症用药,找对病根,药物配伍,而不是大剂量的药物堆砌,药量小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病“效、便、廉”的特点,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4病案赏析4.1冠心病病案4.2颈椎病病案4.3心血管神经症病案5经验总结5.1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治以心脏Ⅰ号方为基础,随证加减。5.2从颈椎论治心系病证的临床证治颈椎是连接人体大脑与脏腑(心脏)、肢体的重要部位,也是气血循行的重要枢纽,一旦颈椎气血郁滞,脉络瘀阻,上不能充养脑窍,下不能养心神,故可以从颈椎论治。5.3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证治重视心肾两脏,强调气血、阴阳的调和、平衡。6创新点笔者在老师治疗心系疾病六要点基础上,采用兼以宣肃肺气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强调肺在心衰治疗的作用,选用桔梗宣发肺气、引药上行、兼以保肺,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同用,并结合杏仁、苏子宣肃肺气,体现提壶揭盖的功效,更好的起到通调水道的作用第三部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心衰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心衰汤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衰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衰疗效,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单项疗效,六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结果:心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心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心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心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单项疗效,在心悸、气短、胸痛、疲倦乏力、汗出等中医单项证候中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面肢浮肿两组无差异性(p>0.05)。心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说明心衰汤是安全有效的。结论:心衰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衰疗效、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