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其实现

来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k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电平功率变换器在高压大功率方面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因为 它可以用低耐压的器件实现高压大功率输出,无需动态均压电路,无需变压器; 输出电平数的增加,改善了输出电压波形并减少了EMI和降低了电机端共模电压 的影响,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是多电平逆变器中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一 种。因此对三电平功率变换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 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以二极管箝位三电平逆变器为核心的交流传动系统的构 成及其控制策略,并开发了适用于城轨交通车辆的160kVA IGBT三电平逆变电源 和主传动系统的300kVAIPM三电平逆变器。 论文首先对三电平逆变器二种拓扑结构——飞跨电容式和二极管箝位式进 行了简述,接着分析了二极管中点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建立了空间电 压矢量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点电压偏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介绍 了交流传动中三电平逆变器较为常用的几种PWM方法:采用1200导电的正余弦 形参照波的SPWM、采用错开900相位的等腰三角形调制波的SPWM、采用上下两 个等腰三角形载波的SPWM、注入三次谐波的SPWM、抑制中点电位偏移的SPWM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对各种方法在直流中间电压利用率、中 点电位偏移以及谐波分布等进行了比较与总结。论文还对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电压 矢量PWM控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两种SVPWM实现算 法(五段工作模式和七小段法)做了详细地推导、深入地分析与仿真,从仿真结 果来看,所研究的各种SVPWM策略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文中还针对三电 平中点电位偏移提出了一种硬件解决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能够较好的解决中点 电位偏移问题并能很好的移植到多电平逆变器中。 针对三电平逆变器交流传动系统高性能控制的要求,结合矢量控制技术的特 点,通过对基于二电平逆变器矢量控制利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矢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与对比,通过对比来看,三电平逆变器的矢量控制具有更高的控制性能。 结合直接转矩控制和三电平逆变器的特点,论文提山了三种基于三电平逆变 器直接转矩控制的实现方式,通过分析与研究发现: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直接转 矩控制系统较二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有比较小的转矩和电流脉动,更好的控制 性能。 论文最后系统地介绍了三电平逆变器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从硬件上详细论述 了三电平逆变器吸收电路、驱动电路及散热系统的设计过程。介绍了160kVA IGBT 三电平逆变器和300kVA IPM三电平逆变器的系统构成和试验情况,从实验结果 来看,整个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系统体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压大功率,三电平逆变器,PWM控制,空间矢量,直接转矩控制,矢 量控制,中点电位偏移
其他文献
目的:达立通颗粒联合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机构 2016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102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两组
桥式起重机是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广泛的重要起重设备。桥架结构中的主梁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结构部件,研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的方法,使其减轻重量,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对于起重机械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一种优化算法,但在解决工程优化问题时,常存在早熟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因此本文在研究了遗传算法与人工免疫算法相关理
路面平整度在自然因素及行车荷载的作用下,特别是在行车动荷载的作用下将出现衰减,即路面平整度变差。汽车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车轮将对路面产生附加的动荷载,这种动荷载将加速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企业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变得非常透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企业“
由意外工伤、交通事故、频繁自然灾害等导致截肢患者人数日益增多,膝关节假肢辅助医疗设备的需求量呈日益增长趋势。目前国内假肢多为被动型假肢,截肢患者穿戴时间过长易产生疲劳感,且被动型假肢难以跟随正常腿运动,导致行走步态不正常,对肢体残疾端骨骼磨损较大。能够提供主动力矩并且可以跟随正常腿运动的高性能膝关节假肢一直以来是下肢截肢患者迫切希望得到的辅助医疗器具,所以开发一款可以协调正常腿运动,并且价格实惠高
学位
伴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在自然灾害方面的防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也衍生出了许多的新技术,例如AR、VR以及MR等技术.虚拟现实成像技术属于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类
对于BIM技术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道路工程实践教学中.因BIM自身的可交互性、可模拟性与可视性,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案例施工方案以及模型库等,能够方便学生在电子系统
中国在70年代末开始在交通运输和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在此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在ITS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及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