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检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在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促进临床对轻型颅脑损伤的认识,进而改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院的74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含量并与15例体检健康患者及14例有明确外伤史,但无颅脑外伤史患者比较。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GFAP含量与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CT表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诉头痛)以及伤后6个月COS-E评分的关系。结果:1.有明确外伤史,但无颅脑外伤史患者伤后血清GFAP浓度与健康体检患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1),而血清GFAP浓度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升高(P<0.05);2.头颅CT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颅骨骨折与无颅骨骨折的比较,血清GFAP浓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80),头颅CT阳性与头颅CT阴性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血清GFAP浓度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血清GFAP浓度对于判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出现脑实质损伤(CT阳性),有较高准确性(AUC=0.993,95%CI 0.982-1)。3.GCS评分为13分和GCS评分为14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GFAP浓度分别与GCS评分为15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血清GFAP浓度在GCS评分为13分和GCS评分为14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7),结合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GFAP浓度对于判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GCS评分降低,GCS评分为13分或14分),有一定准确性(AUC=0.736,95%CI 0.617-0.856)。4.VRS法分级为II级和VRS法分级为III级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GFAP浓度分别与VRS法分级为0-I级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RS法分级为II级与VRS法分级为III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76),结合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GFAP浓度对于判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出现较严重头痛(无法耐受,需要镇痛治疗,VRS法分级为II级或III级),有较高准确性(AUC=0.932,95%CI 0.857-1)。5.我们电话随访6月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扩展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E评分)情况,其中36人提示预后不良,38人提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占比48.6%,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血清GFAP浓度对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准确性(AUC=0.716,95%CI 0.857-1),结合约登指数分析提示当入院时血清GFAP浓度≥0.665μg/L时判断为预后不良(准确度为71.6%)。结论:血清GFAP对分辨患者是否存在mTBI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较好的运用在mTBI的辅助诊断,是颅脑MRI、CT等影像检查之外又一mTBI辅助检查指标,可以弥补颅脑CT对mTBI阳性率不高的缺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血清GFAP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mTBI患者GCS评分变化、临床症状(主诉头痛)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工作;同时GFAP可作为mTBI预后判断的血清学指标,当mTBI患者入院时血清GFAP浓度≥0.665μg/L时需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提示患者可能出现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