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自然诗人还是象征主义诗人:论象征主义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我揭示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chang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最受人欢迎的诗人之一,以田园诗及自然诗闻名于世。弗罗斯特被认为是与艾略特齐名的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在所有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诗人中,弗罗斯特也许是最受欢迎,也是最少受到批评的诗人。许多评论家将他看作是一位单纯的“自然诗人”和“农民诗人”,然而,这样的评价却远非他诗歌成就的本质所在。在他的诗歌里,“自然”仅仅是作品的背景而不是主题。他的诗歌通常始于观察自然物质的喜悦,终于揭示自我以及寻求生活真谛的“智慧”。 弗罗斯特的大部分诗歌都采用新英格兰的自然物作为象征。他从自然界采撷对象,将其转化为象征物,并引导读者在理解诗歌时超越这些自然物及自然事件,以窥探到隐藏于他诗歌深层结构中的真谛。正是在这些自然意象中,诗人迷失了自我又寻回自我,并把他的自我世界和普遍的人类心理作了类比。 许多评论家对诗人的象征手法运用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弗罗斯特诗歌所隐含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些研究却并未深入诗人运用该手法所揭示的诗人的自我世界以及生活的真谛。尽管一些评论家的研究涉及诗歌中自我揭示的主题,但是他们缺乏对诗人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过程的系统研究,也没有提及诗人通过象征手法所揭示的自我世界及生活意义。本文从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出发,分析象征主义手法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运用以及产生的效果,以阐明诗人通过象征主义手法所揭示的自我世界和生活的意义,从而证明弗罗斯特不是一位纯粹的“自然诗人”或者“农民诗人”,而是一位出色的象征主义诗人。这些论点是作者对前辈学者观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本文的新意所在。
其他文献
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开始对运用科 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考察评价干部实绩进行探索,并在部分地 方进行试点,取得了初步经验。下一步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
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开展和对外经贸活动的愈加频繁,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从广度和宽度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是前所未有的。外贸函电是活动双方
小说《血色子午线》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小说以1846到1848年间的美墨战争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到处充斥着血腥暴力的绝望世界。自小说出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以独特的视角反映和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进,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领域的变迁.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泛而鲜活地使用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