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管理层的薪酬激励通常被视为减轻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治理手段,因此高管薪酬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起步阶段,对于高管薪酬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联。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转向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领域。随着媒体对多个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的爆料,公众对相关事件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企业高管薪酬的研究也就此掀起了一阵热潮,但多数集中在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其中主要研究了公司治理方面与高管薪酬的关系,较少具体到董事会特征,更是鲜有关注“异常高管薪酬”。本文选取了董事会特征这个角度,研究其对于异常高管薪酬的影响,以期规范高管薪酬的发放,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董事会特征是指在董事会呈现的一些特点,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董事会特征的界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融合,分为独立性特征、激励性特征、结构性特征、行为性特征和异质性特征等五个方面。异常高管薪酬,顾名思义即相对于正常高管薪酬而言存在有不合理之处的高管薪酬。国内外对于异常高管薪酬的研究较少,关于异常高管薪酬的定义至今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结论。本文从董事会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对异常高管薪酬的影响,共分为五个板块: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以及本文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中,笔者分别对董事会特征、异常高管薪酬、董事会特征与高管薪酬进行了文献回顾和整理。首先,对董事会特征作了进一步细分综述;其次,对异常高管薪酬的文献观点进行了整理;最后,从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兼任、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年度报酬、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设置、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频率、董事长变更、独立董事履职情况、董事的年龄、性别、工作经验以及学历背景等特征出发,进一步梳理了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国内外文献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主要围绕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权力理论、现代组织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展开了论述,阐述了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董事特征与高管薪酬和异常高管薪酬现象之间是如何产生关联。第四部分实证研究包括研究假设、研究样本、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实证分析。在前文的基础上笔者假设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和高学历背景董事的比例与异常高管薪酬存在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和年度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异常高管薪酬相关但方向不明确。本文选取了2007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公司作为样本,借鉴我国台湾学者林宛莹教授等(2011)的研究方法,选用Probit模型,并借鉴现有文献,控制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行业特征和年度特征等六个控制变量。首先笔者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初步分析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进行Probit模型回归,并以净利润替代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界定异常高管薪酬的业绩指标,即当净利润低于行业均值,高管薪酬却高于行业均值的情况归为异常高管薪酬,得到的实证结果基本不变,说明本文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健性。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建议及后续研究展望,针对回归结果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后续研究展望。从实证结果来看,独董比例与异常高管薪酬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主要可能是因为独立董事的监督动机并不明了、处于相对的信息劣势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异常高管薪酬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也存在不够完善规范的地方,因此持有公司的股票并未如同预期一样使得董事自身的利益与股东利益高度一致,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异常高管薪酬的现象。董事会规模显著正向影响异常高管薪酬,表明就我国资本市场现状,规模越大的董事会,治理效率反而会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成员众多时彼此之间沟通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也可能是加大了董事会成员做出一致决定的决策成本,从而增加了代理成本,导致异常高管薪酬的出现。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异常高跟薪酬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呈现正方向,说明董事会会议的效率较低,只追求召开的数量而忽略实际的质量并不能真正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执行董事高学历比例与异常高管薪酬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近年来高学历的董事确实有着较为明显的能力优势,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出董事的执行力,提升董事治理效率,从而抑制异常高管薪酬的出现。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创新:(1)对董事会特征的重新分类界定较为全面。现有文献中尚未对董事会特征的分类形成统一意见,国内比较权威的分类主要有于东智(2004)、李常青(2005)和刘亭立(2009)等,笔者将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整合,对董事会特征进行了重新分类界定,将董事会特征的范围划分为独立性特征、激励性特征、结构性特征、行为性特征和异质性特征等五个方面。本文所分类界定的董事会特征较为全面,并关注了年龄、性别、工作经验和学历背景等较易被忽视的异质性特征。虽然本文的划分也许存在不尽合理或规范之处,但笔者试图突破惯性思维的桎梏,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2)关注了异常高管薪酬现象。多年以来学术界对高管薪酬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与公司业绩、公司治理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于异常高管薪酬方面却甚少涉猎。本文从董事会特征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其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更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了对异常高管薪酬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术界对于异常高管薪酬的研究内容,也算抛砖引玉,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探讨提供一定借鉴。本文的局限之处主要在于:对于高管薪酬,仅限于可计量的现金报酬;没有考虑到董事会治理变量的其他特征;研究结论可能受到会计年报提供的数据真实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