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并农牧区中小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农牧区中小学合并后出现了学校学生数目过多、学生自身的社会化、农牧户生活受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故,合并后的农牧区中小学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点焦点话题之一。本论文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为个案研究对象,探析了牧区中小学合并后对教育、学校、牧户和学生自身的影响。本论文由导论、主要三章、结语、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组成。导论中,对农村牧区中小学合并的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同时阐明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从牧区苏木嘎查中小学校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介绍了牧区苏木嘎查学校创建历史状况;从苏木嘎查学校对牧区学生所起的作用,牧民家庭的作用,提高牧区教育水平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牧区苏木嘎查学校的社会作用。第二章,从合并西乌珠穆沁旗苏木嘎查学校的缘由、过程探讨了合并苏木嘎查学校的状况;从合并苏木嘎查学校对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变化,因合并学校而带来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探究了合并苏木嘎查学校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变化。第三章,从牧区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联,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角度;从对牧民家庭的影响,对少年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合并对牧区教育体系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结语中,笔者认为,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节。传统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牧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有机整体,为此,通过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使教育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真正发挥其有效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