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具体的教育情境和现象出发,以女性主义现象学的研究立场,质化研究范式,对女中学生在校园中的性别体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目的是建立女中学生校园教育体验的多元文本,揭示隐性课程不同层面对女生们生存和成长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公平进行教育反思,提出课程公平的教育机智和教师智慧。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焦点小组访谈与主题分析法。有15位学生参与焦点小组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的目的是收集女中学生校园课程性别体验的原始资料。其次是主题分析法,通过主题分析法来分析一个个女中学生性别体验的经验文本,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些经验文本中蕴含的主题而理解、表达、还原这个概念或现象的意义,从而建立女中学生校园课程体验的多元文本。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女中学生校园教育性别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课程不公平:校园空间体验;知识性别体验;校园文化体验;微型制度体验。其中校园空间体验集中表现为运动空间和生活(厕所)空间体验;知识性别体验集中表现为师生互动与专业性别刻板影响体验;校园文化体验集中表现为校园内性别分工与墙壁文化的去女性化体验;微型制度体验集中表现为服装的规训与发型的规训。促进课程性别公平的教育机智和教师智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建立温暖关怀取向的空间、实施知识性别平等的教师作为;建造两性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友善制度的商谈机制。研究最后书写了我的研究反思,阐述了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课程公平的研究,让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