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早期肝硬化患者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li164958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早期肝硬化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评价早期肝硬化患者左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方法:选取34例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 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左房及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尖长轴切面记录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及A峰值,并计算E/A值;记录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三个完整心动周期的高帧频二维图像,脱机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结果:肝硬化组左房收缩期前后径(30.49±4.20mm)、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4.90±4.33mm)与对照组前后径(28.82±3.67mm,43.25±3.21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组EF(61.15±4.41%)及FS(32.92±3.34%)与对照组(59.74±5.45% ,32.05±3.71%)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组E/A值(1.03±0.29)较对照组(1.31±2.74)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组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除左室后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及后间隔中间段和基底段外其他各节段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肝硬化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均存在异常,利用2D-STI可以较常规超声检查能更早期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左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改变。第二部分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早期肝硬化患者右室纵向收缩功能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ohy)评价早期肝硬化患者右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选取34例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 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记录右室及有房舒张末期横径。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三个完整心动周期的高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右室游离壁三个节段收缩期的峰值应变(ε),应变率(SRs)及速度(Vs)。测量右室游离壁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和速度(Va)。结果:肝硬化组右房舒张期横径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右室舒张末期横径较对照组增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右室游离壁三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及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肝硬化组右室基底段及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右室心尖段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心功能,提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肝硬化性心肌病以改善肝硬化病人预后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的标准术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手术破坏了原有的解剖结构,没有了Oddi括约肌的分隔,导致胆道直接与肠道相通,可导致部分患者术后
目的:研究组蛋白HIST1H2AC和HIST1H2BC在胰腺癌细胞株Puta8988和培美曲塞诱导的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   方法:以培美曲塞诱导胰腺癌细胞株Puta8988,形成耐药细胞株Puta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