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作用下饱和砂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试验对地震作用的模拟通常采用Seed的简化分析法,该方法仅考虑S波垂直向上传播的剪应力作用,并可用单向动三轴或动单剪仪来进行模拟,基于此,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地震频发,在大城市周边发生的强震亦是屡见不鲜,此类地震俗称城市直下型地震,研究发现,该型地震往往震源较浅,若仍采用Seed简化法来模拟此类地震,已不再合理,而应考虑地震波斜入射,且同时应考虑P波的影响。对此,本文根据波动理论对地震波斜入射情况下场地某深度处的土单元应力响应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饱和松砂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根据弹性介质波动理论推导了一组平行地震波斜入射时弹性场地中任意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并由此得到了地震波作用下在土单元体中产生的动应力路径,通过对动应力路径的分析研究,发现:P波、S波单独斜入射时,应力路径均表现为倾斜的椭圆,垂直入射时,则表现为一条直线;两者同时入射时,仅当两者的入射频率f不相同时,动应力路径较为复杂,其余情况仍为斜椭圆;入射波的入射角、入射频率及单元体所处深度对动应力路径的形状有较大的影响。其次,本文重点对Kc固结条件下,地震波作用下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垂直入射与斜入射时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动强度上,不管是P波入射还是SV波入射,随着入射角的增加,饱和砂土的动强度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发展趋势;P波垂直入射时,动应力路径为一条水平直线,动强度最大,SV波以入射角12°-15°入射时,动应力路径近似为一个圆,动强度最小,而SV波垂直入射时,动应力路径为一条垂直直线,动强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表明若采用Seed简化法来模拟地震荷载,在某些情况下,结果可能不安全。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以来,国内的地下顶管施工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该技术对地层的适用性、微干扰破坏、施工安全和质量可靠性及经济效应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施工开挖不可避免的会改变
本文以青海木里露天煤矿边坡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为最终目的。首先对圆柱岩样进行低温冻融试验模拟,确定出适用于FLAC3D的水冰相变简化算法和冻融循环下的三场
黄土在我国西北广泛分布,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水敏性,一旦浸水甚至增湿时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的特性;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环境都会改变土体含水率的分布,使黄土往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地震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结构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限性。研究表明,对建筑结构施加控制装置形成消能减震结构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减震途径。基于目前调谐质量阻
学位
为了研究角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Angl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ASRCB)在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6根角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对照梁。通过试验研究揭
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给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瞬间的震动就可能把一
为研究评价结构型纤维(结构型钢纤维和结构型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韧性、开裂后的渗透性、裂缝形态的影响,本文从混凝土新拌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弯曲韧性、劈裂渗透试验和3D断面扫描等试验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通过新拌性能(坍落度、含气量)试验,研究不同结构型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工作度的影响,并与分形维数建立联系。(2)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梁四点弯曲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