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它成书于明末清初,其作者李实为明末四川遂宁人。《蜀语》的出现,结束了四川方言零星记载的历史,是研究四川古代方言的宝贵材料。李实从当时活的语言出发创作《蜀语》,他忠实地记录当时口语中的方言词汇,共计565条,并通过直音、反切、标调等多种方式对其中507条进行了注音,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语音的基本面貌。本文从《蜀语》中有注音的507条词条出发,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手法,并结合大量元代、明代、清代等语音文献材料与现代四川方音的研究成果,对《蜀语》所反映的语音进行梳理,考察当时的四川方音,以探寻明末清初四川方言语音的特点与基本面貌。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蜀语》作者李实以及《蜀语》多方面的价值,介绍《蜀语》的版本,梳理已有的《蜀语》研究成果,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步骤。第二章,《蜀语》词条及音注形式。本章将对《蜀语》中的词条和音注形式进行整理和写,以求对《蜀语》整个词汇与音注材料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三章,《蜀语》的声类。本章通过对《蜀语》音注材料中声类的归纳和整理,主要从声类的全浊声母清化,唇音的分合及音值,泥、娘、日、来四母的关系,知照系声母的合并、见系与精组声母的腭化与尖团分立,知照组与精组声母的分立与四川方言翘舌声母的产生,零声母的归并这七个方面对《蜀语》声类进行阐述,最后得出《蜀语》中有20类声母。第四章,《蜀语》的韵类系统。本章通过对《蜀语》音注材料中韵类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将《蜀语》中中古十六摄字的分混情况进行逐类分析,最后总结出蜀语韵类有[-m]韵尾消失、[-n]韵尾和[-?]韵尾的混同、入声韵尾正在丢失、二等喉牙音字介音腭化、重纽韵母合并5个特点,并总结出《蜀语》有39个韵类。第五章,《蜀语》的调类系统。本章通过对《蜀语》音注材料中调类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主要从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声的归并三个角度对《蜀语》调类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得出《蜀语》中有5个调类。第六章,《蜀语》探源。本章通过对《蜀语》文本内容、李实生平的考定,论证了《蜀语》并非湖广话的事实,在地理上,将《蜀语》语音特点与《四川方言调查报告》做对比分析,找寻到《蜀语》在今天四川方言中的踪迹,在语音上,将《蜀语》与南路话语音特点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得出《蜀语》反映的是今天四川南路话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