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中学生羞耻感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而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关系的研究则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的研究。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什么样的身体锻炼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对中学生的羞耻感产生积极影响、不同的身体锻炼情景对中学生羞耻感的影响是否不同等问题,本研究以羞耻感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之间的关系模型,编制了中学生羞耻感量表,通过预测设计和后果实验设计,对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的关系及其中介变量进行了研究,为缓解中学生羞耻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整个研究共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羞耻感的概念、羞耻感的测量等问题。 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羞耻感的一些研究,论述了羞耻感与心理变量的关系,讨论了与羞耻感有关的理论,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第三部分是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的编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想,并对构想进行了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首先,对192名中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以探索中学生羞耻感的心理构建,在探索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生羞耻感所包含的4个维度,即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其次,在开放式问卷结果形成的题库和已有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生羞耻感初始量表,并对662名中学生的预测结果进行了项目分析。再次,将662名被试分半,分别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了检验,并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鉴中学生羞耻感的有效工具。 第四部分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选取了1258名初中学生,运用自编的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其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01份,主要考察了中学生羞耻感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建构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还考察了中学生羞耻感的性别年龄差异。结果表明:(1)中学生羞耻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生的羞耻感平均得分高于女生。(2)身体锻炼与羞耻感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但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身体锻炼对中学生的羞耻感影响作用为先负后正,中、小量的身体锻炼能降低中学生的羞耻感,大身体锻炼量反而会使他们的羞耻感升高。(3)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自尊)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为正向关系,自我价值感高的中学生其羞耻感也高。(4)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变量对中学生羞耻感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他们与中学生的关系为负向关系,性格越外向的中学生的羞耻感得分越低,情绪越不稳定的学生的羞耻感得分也越低。(5)自尊、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变量在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