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又名蒙古韭,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内蒙古荒漠草原、沙地的多年生百合科葱属植物。本试验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通过对沙葱进行不同次数的刈割处理来研究刈割对生长发育、营养物质含量及产量等影响,来确定人工栽培条件不同栽培目的的适宜采收期和刈割次数,其结果表明:1、一年生沙葱,年内多次刈割对植株地上、地下指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刈割次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1)叶鲜重分别降低了60.1%、74.0%和83.1%,叶干重下降59.2%、73.5%和80.7%;根鲜分别重降低了39.5%、50.6%和72.8%,根干重降低41.4%、47.3%和70.7%;(2)根长分别降低5.8%、12.0%和18.4%;根数降低16.0%、27.0%和44.7%;(3)分蘖数降低19.9%、46.8%和52.5%;(4)鳞茎直径下降了20.9%、28.0%和36.2%。2、一年生沙葱当年多次刈割,随刈割次数的增加其第二年抽薹率较未刈割的对照分别降低了0%、40.0%、33.3%和46.7%;每簇抽薹数分别下降-11.0%、40.0%、31.1%和64.4%。说明一年生沙葱一年刈割次数≥2,均明显抑制第二年的抽薹率及每簇的抽薹数,刈割1次不但对其抽薹率无明显影响,反而对其每簇抽薹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沙葱一、二年生总产量均以年内刈割3次(处理Ⅲ)最大,分别为212.8 kg/667m~2和1484.4 kg/667m~2,各处理单茬产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4、沙葱各茬营养物质含量略有不同,刈割有利于沙葱干物质含量的积累;一年生可溶性糖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二年生则无明显变化,同时适当的刈割对沙葱叶片淀粉的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纤维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总黄酮和总氨基酸含量以二年生沙葱年刈割二次(处理Ⅱ)的第2茬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变化不大;脂肪则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含量略有下降。综上结果,建议一年生沙葱在生长后期刈割1次,有利于二年生植株的生长发育;二年生沙葱虽可刈割4次,但以刈割3次产量最高;为了利用其化学成分可采用二年生(或二年生以上)的沙葱,且减少刈割次数。该研究不仅填补了沙葱刈割采收的研究空白,且为不同栽培目的适宜采收期和刈割次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沙葱种质资源的保护及沙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