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且是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严重滞后,我们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高分低能,意识落后,重理论学习,轻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等,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而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在这个“名牌效应”充斥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下,更是举步唯艰。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目前又处在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农业、工业、科研及政府机构等部门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单位人满为患,超编运转,企业减员增效,事业单位下岗分流,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并加快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当前的社会形势对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从一个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我国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本文将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入手,对影响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学校、家庭及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全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及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界定及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第三部分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针对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思考:适应市场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提高大学生择业技能,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保证就业信息畅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