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以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建设思想的结果。系统研究“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及意义,对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拓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形成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及形成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力求正确、系统地理解“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如何形成,并探讨其形成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首先,界定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概念。通过与“总体部署”相区别阐述清“总体布局”的概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其次,分析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主要特征,也是本文的新意所在。这部分主要包括与时俱进、人民主体两点,在文中详细阐述了其具体内容。第二部分:“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的理论基础。此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缘起。主要论述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两部分:一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提供基本的社会系统原理;二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建设理论也是其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基础同时阐述对其如何继承发展,既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也为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的拓展提供新的视角。第三部分:“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的过程。此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这一部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过程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总体布局“偏重经济而又曲折发展”阶段,又分为“经济中心”和“阶级斗争逐渐超越经济”两个部分来阐述总体布局如何曲折发展,为后来“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是总体布局“从单一到丰富”的嬗变阶段,主要分为“两个文明一起抓”战略布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三个部分。最后是对这一形成过程的总结,提出三方面经验包括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人与社会并重,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有重要意义。第四部分:“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的意义。此部分为本文的落脚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理论上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加深对中国特色的认识,同时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事业平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