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凭其单部小说《隐身人》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这部小说已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了一个黑人青年的成长经历,他最终发现自己是一个隐身人,因为周围的人都对他视而不见。他最后遁入地下洞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反思自己经历的一切,并准备着有朝一日走出洞穴,承担社会责任。身份主题一直是埃里森小说创作关注的重点。本论文主要探讨主人公能否重返地面承担社会责任。 下面是论文的主要内容。 导论部分提出了本篇论文要研究的论题,即主人公能否重返人间履行其所宣称的社会责任。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因为它是理解小说揭示的隐身主题的关键。本文作者试图从小说布局的角度探索这一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一章分析主人公寻找自我身份而最终失败的过程。主人公怀抱远大理想,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养成了服从与谦卑的习惯。正是这种单一意识使他不断遭到别人的背弃。他不得不接受了祖父临终所传达的双重信息,但这种双重意识并未能引导他走上成功之路。在故事结尾,他被赶入地下,过起了隐居生活。 第二章通过分析小说采用的环形叙事结构揭示了主人公不可避免的人生命运。在一次次相似的经历中,主人公逐步走向那个象征他未来命运的地狱般的洞穴。他在那里反思自己的一生,认识到自己的隐身地位,看清了外部世界的丑恶、权势的虚伪。他屡受操纵,遭受背叛。现在他处于两难境地,出去则受制于人,而退避会使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身人。他寻找不到解决方案,因而他重返社会的希望遥不可及。 第三章指出主人公的思想模式进一步阻碍了他最终走出洞穴。他的个人经历使他不再相信任何形式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活动。这种怀疑态度使他看不到社会组织的积极一面。主人公不愿妥协表明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要想获得拯救,除了走向自我之外,他还必须重新定位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本文得出结论,由于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主人公无法走出他隐身的洞穴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