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人们对于如何定义“都市文学”还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都市生活已经成为众多文学创作者的话语资源。由于种种束缚,使众多表现都市生活题材的作品在上世纪陷入到了生长停滞、价值雷同的境地。进入新世纪以来,都市文学的创作者们注意到这种趋势,从而在他们的创作中不断地进行纠正以及创新和突破,充实和丰富了都市文学的容量,使都市文学无论从创作主体还是从文本上都呈现了与上个世纪不同的风景。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对新世纪都市文学发展的梳理入手,分析了在新世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急速变化的背景下,都市文学在创作题材、创作群体等方面有了新的扩充,这也使得文本中的“空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姿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文化地理学意义上关于“空间”的界定,将都市“生存空间”视为构成都市的物质符号和精神文化内质的结合体。指出要一方面以城市各阶层、各群体的视角审视生存空间的多样性构造,以及注意到因为观看视点的不同而产生的都市景观的差异。另一方面将地域文化影响下生成的城市个案纳入分析视野,通过对典型文本和作者的解读,从而揭示都市文学中不同城市生存空间的文化内核。第二部分:从都市各阶层活动场所的角度去分析都市生存空间对于各阶层人物之所谓。第一节主要论述了都市生活中“主人”——都市生活享有者视角下的生存空间。这其中包括了方方、盛可以等人笔下的市民阶层,以及以邱华栋、张欣作品主人公为代表的精英和新生阶层。前者对其生存空间和生活投注更多的是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而在精英和新生阶层的眼中,都市生存空间则更多意味着精致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主义时代的欲望诱引。第二节则是以一种“边缘人”的视角来观察和关注一个城市带给他们的身份和景观。这其中既有成长中的青年被生存空间赋予的边缘化和疏离感,又有着城市底层群体在这个城市立足时所遭遇到的种种拒斥感。首先,分析了都市带给七十、八十年代青年创作群体在心理“边缘”状态中成长的阵痛以及精神困境;其次,通过对孙惠芬、贾平凹等人作品中城市底层的人群形象进行解读,揭示出“边缘”状态也是他们生存状态缺少关怀和遭遇到歧视的如实反映。所以在他们的眼中,都市生存空间演变为一种混合着理想与噩梦的存在。第三部分:从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和塑造出发,去分析不同都市“生存空间”中所蕴涵的地域文化因素以及城市精神内核的选择和建构。第一节将北京和上海作为典型的城市样本来进行论述,指出新世纪的都市文学作品中,对于这两座城市书写和想象的既有主题仍在继续。同时在新的语境下,两所城市被挖掘出的多种内涵以及个人体验下的差异感愈加突出,使其原有的话语空间得到了有效的填补和扩充。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南国都市和江城武汉在文本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景观。指出了其他城市在文化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差异性,提示着我们扩展都市文学版图的重要性。综观全文,本文从“生存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来切入新世纪都市文学研究。从阶层视角和城市样本两方面,分析了“生存空间”这一命题在共同的物质符号构成以及相异的精神文化内核两个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在梳理新世纪都市文学创作的同时,也为新世纪都市文学的研究和批评提供了一个可供尝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