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北京某高校两个班的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以话轮转换机制为框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了其对不同话轮转换策略的应用。旨在进行一项师生课堂话语互动的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两个英语课堂能够体现哪些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特征? 2.此类话轮互动特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本研究通过为期四个月的现场观察(课堂旁听),最终以录音形式收集了720分钟课堂师生互动语料,经过分析,从中抽取了180分钟的课堂互动作为本文的主要语料。除此之外,通过对课堂参与者-师生双方的进一步访谈,研究者归纳出影响此类话轮互动的主要因素。主要分析方法为会话分析,旨在呈现师生话语互动的特征,同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及巴赫金的异质话语理论对此类特征予以解释。 研究发现,两个班的总体课堂互动特征是,一班的课堂互动时长近教师独白时长,二班的课堂互动时长多于教师独白时长。由此可见,两位老师有意识将课堂互动作为本节课重点。 在课堂互动中,两位老师均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话轮互动策略,如话轮让出策略,话轮保持策略与话轮抢夺策略。话轮让出策略通常由教师发起,显示出教师对学生较强的权力关系。话轮保持策略通过对话轮保持标志词的使用,教师能够不间断地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进行知识的传授,体现了教师在学校这个权力机构中的知识性权力。话轮抢夺策略的应用亦为课堂互动的一个显著特征,通常造成参与者话语重叠现象,尤其是师生话语重叠。研究得出,话轮抢夺这一机构性权力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构建对话性的课堂氛围。 此外,研究者分析了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所采取的话轮策略。不同于传统课堂师生互动的“发起-回应-反馈”(IRF)模式,本研究中学生主要采用以下话轮转换策略。(1)话轮发起。(2)话轮沉默。话轮沉默多出现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对较难,体现了教师的知识性权力。(3)话轮保持。学生通过自身特定的话轮保持标志词来“捍卫”自己在课堂互动中的话语权。(4)话轮抢夺。本研究中,学生通过话轮打断等策略来进行互动中的话轮竞争。学生的会话策略体现了学生课堂话语对于课堂活动的建构作用,增强了课堂的对话性和活跃度。 最后,通过对两个班学生及老师的四次访谈,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上述话轮互动特征的影响因素。(1)老师对其机构性话语权的恰当行使。包括对话题的控制,给予学生赞许,确认意义,间接提出反对意见等。(2)老师对“多样声音”的包容态度。(3)学生自身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以上因素均有利于民主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