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制造令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为此,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打造“工匠精神”的呼声日益高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潮流,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我们知道,传统的师徒制一方面因为在经济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政治上面对平权的潮流却难以作出有效的改革与回应,最终走向式微。另一方面西方的“现代学徒制”却发育良好,对于本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基于此,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职业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已存在现实的紧迫性。对于传统的工学分离的现实弊病,当前普遍以“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三种类型的培养模式进行回应,然而这三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目标与价值的背离。基于此,本研究将视角对准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探究,力图通过对该职校师徒制依托下的名师工作室的实施过程与内部运行机制的观察,了解该培养模式对于师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运行中的缺陷,并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