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观察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运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慢性颈痛患者发病的部分神经影像学机制,并着重分析针刺敏化穴对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的影响,揭示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影像机制,丰富穴位敏化理论科学内涵。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颈痛患者73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配到针刺敏化穴组(39例)和常规护理组(34例)。针刺敏化穴组以通过WAGNER压痛仪测量的压痛阈值变化最大的5个穴位/敏感点作为针刺选穴,治疗2周后再次进行测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针刺穴位;前两周每周治疗3次,后两周每周治疗2次,共进行4周共10次的针刺治疗。常规护理组不进行针刺干预,嘱患者自行通过颈椎保健操进行锻炼,观察期为4周。在治疗/观察前后分别从颈痛发作频率(过去4周平均每周颈痛发作天数、过去4周平均每日颈痛发作时长)、颈痛程度(VAS评分、Mc Gill评分)和颈部功能(NDI评分)三个方面进行临床评价。针刺敏化穴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观察结束时进行磁共振扫描。健康受试者在入组时进行扫描。分别进行以下分析:1.对比针刺敏化穴组及常规护理组治疗/观察前后临床指标的组内及组间差异。2.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分析慢性颈痛患者大脑结构特征,低频振荡振幅分析(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ALFF)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方法分析针刺敏化穴组和常规护理组的组内和组间的脑功能差异,进一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及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评价(1)针刺敏化穴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可比(P>0.05)。(2)组内比较:针刺治疗4周后,针刺敏化穴组患者过去4周平均每周颈痛发作天数、过去4周平均每日颈痛发作时长、VAS评分、NDI评分和Mc Gil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护理组观察前后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比较:针刺治疗/观察4周后,针刺敏化穴组和常规护理组在过去4周平均每周颈痛发作天数、过去4周平均每日颈痛发作时长、NDI评分和Mc Gill评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VA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颈痛患者的敏化穴位特征分析慢性颈痛患者的敏化穴位主要集中在天髎、大杼、后溪、肩中俞、肩外俞、中渚等穴位,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敏化频次最多。3.慢性颈痛患者的大脑结构特征大脑灰质VBM分析结果:慢性颈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顶上回灰质体积明显减少(P<0.05,FDR corrected)。慢性颈痛患者在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顶上回灰质体积和年龄、病程、过去4周平均每周颈痛发作天数、过去4周平均每日颈痛发作时长、NDI评分、Mc Gill评分和VAS评分等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性。4.针刺敏化穴治疗/观察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分析(1)组内比较:针刺敏化穴组慢性颈痛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在中央后回ALFF值显著升高;常规护理组慢性颈痛患者观察前后比较在颞中回ALFF值显著升高(P<0.05,FDR corrected)。(2)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刺敏化穴组较常规护理组在旁中央小叶、脑岛、颞上回、中央后回ALFF值明显升高(P<0.05,FDR corrected)。5.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分析(1)FC结果:以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顶上回作为种子点进行FC分析,发现针刺敏化穴组患者在治疗后左侧前扣带回与与左侧楔前叶、右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眶内额上回功能连接增强(P<0.05,FDR corrected),未见与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右侧顶上回功能连接无显著变化。常规护理组功能连接无显著变化。(2)相关分析结果:针刺敏化穴组治疗后,前扣带回-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变化率与Mc Gill评分变化率(r=0.460,P=0.014)呈正相关;其他功能连接改变与临床指标的改变未见相关性。结论:1.本研究初步证实了针刺敏化穴对慢性颈痛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和对颈部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2.天髎、大杼、后溪、肩中俞、肩外俞是慢性颈痛患者的重点敏化穴位,可能是针刺敏化穴治疗起效的关键所在.3.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顶上回可能是慢性颈痛患者大脑结构异常的关键部位。4.前扣带回-楔前叶、前扣带回-内侧额上回及前扣带回-眶内额是针刺敏化穴特异性影响的脑功能网络;前扣带回-楔前叶的功能连接的变化可能是针刺敏化穴改善颈痛程度的关键中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