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全球各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和发电量快速增加,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在全球各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发显著。随着新能源电力大批量建设、并网发电,电力产能明显提高,而全社会用电量受经济低迷影响大幅下降,尤其是高耗能企业减产、关停现象严重,电力富裕程度成几何倍数上涨。随着河西新能源基地不断发展,其电力电量在负荷容量不大的本地消纳越来越困难,目前新能源基地大部分电力依靠外送来解决消纳问题。大规模远距离外送,不仅损耗巨大,而且给调峰调频带来了困难,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电力消纳能力不足,河西新能源基地弃风弃光、资源浪费现象愈发严重。寻找大工业负荷就地建设就地生产,从而实现就地消纳;加强电网通道建设,实现能源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提高富裕电量的外送能力,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浅析新能源发电的特点,以甘肃河西地区的大规模新能源建设为例,重点大规模的新能源并入电网后对电网的影响,电网的应对措施,结合甘肃河西地区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力供需状况,对河西新能源基地的电网消纳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大工业高耗能负荷的生产特点和与生产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在河西新能源基地发展的可行性。在借鉴国内外新能源消纳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与新能源消纳相适应的市场消纳、风电价格和费用分摊、调控策略等配套政策及应用,并在分析了引导产业优化布局、新能源并网方式、直购电模式、新能源电力上网价格定价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西新能源基地电力就地消纳的应对措施,对促进甘肃新能源产业与电网和谐健康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对河西新能源基地的电力消纳的现状进行了小结,并提出本文结论。同时论文撰写阶段存在的不足,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提高的方面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