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通过对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教育的性别分析入手,并通过调研和实验研究方法,对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性别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素质教育舞蹈课是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开创的一种普及型教育舞蹈课程体系。这一新型的舞蹈课程,既研究并解决了普通学校舞蹈课程的教材问题,也从根本上扭转了舞蹈教学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舞蹈教育似乎天生带有性别问题,舞蹈似乎就是女性的专利,男生学习舞蹈经常会认为是“不务正业”。而且,我国现行的舞蹈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属于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舞蹈教育,方兴未艾。目前,在我国的普通学校中,绝大多数学院没有开设舞蹈教育,即使个别学校有开展舞蹈教育也是按照专业舞蹈练习训练模式来进行。舞蹈教育不能够实现普及,就是不完整的舞蹈教育。而对于普及型的舞蹈教育,则应使用舞蹈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体系,该体系一反专业知识单纯与平面传授的传统,注重内在联系与整合中融会贯通的立体式教学,并通过立体化的、高度综合的学习,在主观能动性的自觉状态中获得一切人所需要的素质培育。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文献中发现无论是传统舞蹈还是现代舞蹈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由于历史和人们观念等问题,少儿对舞蹈的热情和效果都大打折扣,而通过进行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当前的舞蹈教育界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现象,众多的舞蹈教育家却视而不见,盲目钻研教学,不分析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我们所说的“全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才”,只能勉强支持男老师教男学生,女老师教女学生,所以素质教育舞蹈的提出是非常有意义的。素质教育舞蹈课不仅能够解决舞蹈历史上存在已久的性别问题,还能更好的发展儿童舞蹈,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和能力,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手段。本文为了更好的解释素质教育舞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论文中设计了教学实验,对两个班级进行素质教育舞蹈和传统舞蹈教育方法的对比分析,通过纵向的科学实验心理学方法分析传统舞蹈教育和素质教育舞蹈方法的差异,更好的诠释素质教育舞蹈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