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好问,一位在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时代背景下具有通达的民族观念而又爱国保民的士人;一位以存史自而任不顾个人名节的学者;一位以诗存史,抒发黍离之悲的遗民;一位以破除民族隔阂以开放的民族心态引荐儒士入新朝,而不惧背负诽谤的儒士……元好问在金元易代前后的文学成就是公认的,如清赵翼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金元易代时期创作的丧乱诗、以及金亡之后向往归隐的山水诗创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将豪放与婉约融为一体的诗词,更是使诗词创作在北方广袤的自然环境中,融入了北方士人的阳刚之气,开创了一代与南宋不同的诗词新风。他的《中州集》、《壬辰杂编》、《续夷坚志》更是保存一代国史,为后来《金史》的编订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他为了传承中原文化、儒家传统和保护人才不惜牺牲名节主动结交蒙古权贵、觐见忽必烈……元好问这位超越民族隔阂与界限的一代文学大家和经历兴衰荣辱的金元易代时期北方文坛盟主,他以富有创新性的诗歌理论、诗歌创作和对元代文化与文学的开启之功。本文运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感悟相结合和对比分析等论证方法,从民族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以“遗民”为宋、金遗民诗人的共同切入点,结合元好问生平经历和有重要影响事件,以及北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社会环境、少数民族血统等方面对于元好问思想倾向和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影响,论述了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反映的诗学思想倾向及在金元易代时期的诗歌创作,结合丧乱诗与表现遗民心态的诗歌,分析其心理、情感以及诗风嬗变的原因,并通过南北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差异的比较,即以元好问为代表的北方金遗民与南宋遗民在亡国后心理、情感和对待新朝与文化承传的不同态度,以及诗歌创作题材与美学风格特征的异同,揭示了元好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金末元初的独特地位及其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