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特提斯构造域中少数与古特提斯洋盆俯冲相关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之一,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有着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巨量的铜和钼在印支期侵位的复式岩体中广泛矿化,而铜钼却存在着明显的分离沉淀现象。为了深入的研究导致普朗铜矿中金属差异性矿化的原因,本文运用SEM-CL手段对不同阶段热液脉体中的石英进行了阶段划分,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尝试从成矿流体演化的角度开展细致的研究。斑岩型矿床中的石英脉记录了次火山岩浆-热液系统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演化,本文根据脉体之间的穿切关系和不同金属硫化物组成,部分参考斑岩型铜矿中经典的A、B、D脉划分方式将普朗铜矿中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硫化物脉按形成时序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V1:早期的石英±铜为主硫化物细脉;V2: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脉;V3:石英+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脉;以及最晚形成的V4:石英+团块状黄铁矿、黄铜矿±方解石±辉铜矿脉,整体可以分为铜矿化阶段和钼矿化阶段。根据SEM-CL下的不同亮度,结合岩相学观察,将普朗铜矿中的热液石英划分为Q1、Q2a、Q2b、Q2c和Q3五个阶段。Q2b阶段的石英常与辉钼矿共生,表明钼矿化主要发生在该阶段,而大量的铜矿化则发生在Q2a、Q2c及Q3阶段。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各阶段存在显著的变化,Q2b阶段富CO2的流体从深部岩浆房中出溶并在浅部地壳发生沸腾,分别控制了辉钼矿沉淀的始终。钼作为不相容元素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向残余熔体中富集,被较晚出溶的流体运移,CO2的去气则破坏了钼矿化所需的低pH,低氧逸度条件,使普朗铜矿中的钼矿化仅发生在一个短暂的窗口期,导致了铜钼时空上的分离沉淀。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普朗铜矿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中,热液体系中的34S表现为阶段性分馏平衡,结合Q2c-Q3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在同一盐度区间存在两个均一温度端元的现象,推测普朗铜矿在成矿流体演化的中后期曾发生过一定程度的流体混合作用,并混入了部分地层中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