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斜坡运移型油砂成藏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砂是重要的非常规能源,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研究日益加强,国内发现了多个具有潜力油砂矿点的地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就是其中之一。此次论文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上白垩统油砂矿藏为研究对象,运用了钻井、测井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解剖,分析了油砂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特征,建立研究区油砂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测井相模式,划分了砂岩层、泥岩层、主力油砂层、差油砂层和普通稠油层等,确定了油砂层的有效厚度,为研究区油砂储层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掌握西部斜坡上白垩统油砂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区油砂的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建立了油砂的成藏过程:西部斜坡油源主要来自于中央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是松辽盆地中浅层最优质的烃源岩,并在坳陷期中晚期达到了生烃高峰;在燕山运动末期和喜山运动初期,松辽盆地处于构造反转阶段,遭受了构造挤压作用,促使中央凹陷内的油气发生快速长距离地侧向运移;中浅层相互叠置或由断裂沟通的砂体构成了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运移至通道附近具有良好储盖配置关系的地区时,聚集成藏;原油由于遭受了一定的破坏作用(生物降解、水洗和氧化作用),粘度达到一定级别,形成了盆地边缘浅部的油砂矿藏,最终确立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上白垩统油砂矿藏为简单斜坡运移型成藏模式。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西部斜坡上白垩统油砂的成藏主控因素为:丰富的油源,来自中央凹陷的青山口组烃源岩生排烃潜力巨大,是研究区油砂成藏的重要源岩;两次挤压型构造运动为油气长距离快速运移提供了主要动力;中浅层砂体(连续叠加或由断层沟通)构成油气长距离运移的主要通道,能够发生油气运移的砂体及其附近的泥岩盖层是油砂成藏的区域控制因素,沉积微相、砂体物性是油砂成藏的局部控制因素;多种稠化作用促使油砂油粘度增加,并最终使油砂矿藏能够在盆地边缘成岩作用弱、物性良好、局部盖层不完整的浅部地区得到保存。以上油砂矿藏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的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油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具有远源控制的特点,从中央凹陷到西部斜坡具有常规油气、稠油和油砂的分布序列;油气运移通道及附近具有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的地区是油砂分布的有利区;沉积相是油砂分布的局部控制因素,同一沉积微相砂体中物性较好的砂体是油砂的主要储集单元,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下部,河口坝砂体上部等,这些砂体连续性和物性较好,有利于油气的运移,直至上下及侧缘被泥岩所间隔,构成了油砂储集的主要空间。最后,优选了镇赉地区油砂分布有利区,并运用传统的含油率法和具有数学统计意义的蒙特卡洛法对有利区油砂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建立了适合该区的资源量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IEEE 802.11n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之一,它的物理层采用OFDM调制,因而对同步误差非常敏感。本文围绕IEEE 802.11n系统的同步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
多项研究已证实,包括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gastricbypass,RYGB)、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和胃束带术等在内的代谢手术,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多余体重,还能够明显改善肥胖相
目的:探讨以"儿童与儿童(Child-to-Child,CTC)"方法作为载体开展学校营养教育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在山西大同、浙江绍兴对3000余名小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浙江力普粉碎设备有限公司创新开发的石墨粉碎球化生产线经反复带料试验,结果表明由该生产线加工的石墨微粉振实密度高,球形度理想,产品成品率高,粒度集中。石墨粉碎球化生产线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