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吗啡处理对大鼠恐惧消退损伤效应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恐惧消退异常或缺陷常导致焦虑障碍等疾病发生;另一方面,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阿片滥用人群焦虑障碍等情感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检测慢性吗啡处理是否损伤大鼠条件化恐惧消退过程,以期探讨阿片滥用伴焦虑障碍的可能神经机制。方法:连续10天吗啡处理(sc,递增剂量模式,每天2次),建立阿片依赖动物模型。戒断后28小时与第7天,行自发戒断症状检测。戒断后第7天,行线索性(声刺激与足底电击配对)或场景性(特定场景与足底电击配对)恐惧条件化训练;第8天至第11天,行线索性(声刺激单独呈现)或场景性(场景单独呈现)恐惧消退训练(每天1次);行为检测指标为声刺激或场景诱发的僵直时间。非特异性反应的检测包括:痛域(热水浴甩尾法、活动度)、声刺激非特异性僵直与场景非特异性僵直。结果:1、戒断后28小时,吗啡组大鼠与生理盐水组大鼠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戒断症状;戒断后第7天,戒断症状不明显。2、在线索性恐惧条件化阶段,吗啡组僵直时间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线索性恐惧消退阶段,吗啡组僵直时间显著性高于生理盐水组,但每次消退训练期间的消退比率无显著性组间差异。3、在场景性恐惧条件化与恐惧消退阶段,吗啡组僵直时间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4、非特异性反应检测均无显著性组间差异。结论:1、本实验吗啡处理程序能可靠地诱导大鼠对吗啡的依赖。2、慢性吗啡处理损伤长时程线索性恐惧消退记忆,而对短时程线索性恐惧消退记忆无影响,该损伤效应并非慢性吗啡处理导致非特异性反应改变而引起。3、慢性吗啡处理对场景性恐惧条件化与恐惧消退无影响。4、慢性吗啡处理所致恐惧消退缺陷可能介导了阿片滥用伴焦虑障碍等情感性疾病发生。
其他文献
猪与人在生理生化特点和遗传上的相似性,使得猪成为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特别是肥胖及其相关的2型糖尿病。Insulin抵抗和leptin抵抗伴随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这
反转录转座(retrotransposition)是通过RNA介导的一种转座方式,也是基因组产生新基因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人们发现数目众多的基因进行了反转录转
摘要: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完善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品德高尚、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历史教学目前,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带来的压力让大多数学生无法真正体验生活,这就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习内容的乏味性,学习目标的空洞性。谈谈初中思想品德实战答题技巧,给那些学习刻苦但考试总突破不了高分瓶颈的考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
目的:1.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吗啡戒断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期验证旷场实验作为研究吗啡戒断伴焦虑样行为动物模型的有效性。2.检测吗啡戒断对小鼠场景性恐惧条件化的影响。方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利用构建的重组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laedrovirus,AcMNPV)感染诱导了离体培养的甜菜夜蛾细胞系Se301细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