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女作家。1989年小说《喜福会》的出版使谭恩美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也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冲突为切入点,着眼于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碰撞与和解,探索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与沟通,传达出美籍华人对自己身份的困惑与焦虑。国内外评论家已经从不同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评论。自巴赫金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开始用他的对话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喜福会》进行全面系统地解读。本论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入手,对《喜福会》进行对话解读,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这部小说。整部作品就似一曲多重的交响乐,其间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相互交流,此起彼伏,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美国华裔女性最终成功地寻求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论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由三章组成。引言简要介绍作者谭恩美的生平,讨论《喜福会》的研究背景,并陈述该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简要陈述该论文的理论框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巴赫金认为对话是生活的本质,人的主体建构只能在自我和他人的交流、对话中实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将对话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作品中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各种思想意识形态进行平等对话,构成了所谓的“大型对话”;随着对话向小说内部深入,渗进每句话中,小说语言变成“双声语”,形成人物内心中两种声音的交锋,这就是所谓的“微型对话”。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喜福会》中的“大型对话”。主要从母女对话和中美文化两个方面入手讨论人物间的对话关系。母女对话是小说的主题,一直持续到小说的末尾,像一个枢纽,将整个小说联结起来。母女对话同时体现出小说中最主要的“大型对话”——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所有母女间的冲突与对话都紧紧围绕其展开。通过对话,母女从疏远走向和谐,母亲理解并接受了女儿的美国性,女儿也承认了自身的中国血统;在此基础上,小说借助于中美姐妹的拥抱传达出两国文化和谐共存的理想。第三章探讨了《喜福会》中的“微型对话”。主要从语言层面和人物的心理矛盾方面分析文本中的双声语。主人公们在面对两种文化冲突时,语言及内心中出现双声语。通过内心中代表中美文化不同意识的两种声音的对话,她们最终探寻到自身文化身份:华裔美国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并指出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研究《喜福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喜福会》犹如一张由对话组成的网,它将多个人物平等地置于同一时空,她们既各抒己见,又交流互动,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只有通过对话与交流,华裔群体才能打破美国主流文化霸权,只有鼓励文化多元化,他们才能摆脱身份认同危机,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不同声部交相辉映,奏出多重的交响。这曲交响不仅反映了中美文化碰撞、沟通和融合的历程,也预示着全球化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实现和谐共存应采取的态度—理解、沟通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