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简称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产品。与股票交易相比,股指期货还具有提供做空机制、交易成本较低、杠杆比率较高等特点。股指期货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从经济宏观层面上来看,它具有风险转移、价格发现等基本功能;从微观市场层面上来看,又具有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三种功能。自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于1982年2月上市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期货交易以来,股票指数期货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1984年,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股指期货的成功,不仅极大扩充了美国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而且也引发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不但引起了国外一些已开设期货交易的交易所竞相仿效,纷纷开办其各有特色的股指期货交易,而且连一些从未开展期货交易的国家和地区也往往将股指期货作为开展期货交易的突破口。尽管在经历了1987年股灾后,股指期货存在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曾有争议。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关股指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各国管理层和各类研究者普遍认为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股指期货经历了磨练的过程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繁荣时期。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WTO后中国金融业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的推出也成为我国金融领域不可逆转的潮流。2010年3月26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于4月16日正式上市交易。上市6个月来,市场交投日益活跃、持仓量持续放大,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发挥。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业已进入全球主要证券指数衍生品行列,并成为全球最有特色的证券指数衍生品之一。以衡量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的流动性、期现价差和风险控制水平三项基本指标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表现优于多数国际股指期货市场的初期表现。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投机比例过高、缺乏机构投资者等一些问题,还出现了股指期货是股市的“稳定器”还是股市下跌的“助推器”的争议。基于海外先行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经验,不难看到市场投机性较高、机构投资者比例较低、产品结构单一是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这些问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改善。我国大陆的股指期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者结构的优化、金融衍生产品的丰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我国股指期货发展的日渐成熟,市场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并更加有效地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主要市场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表现表明,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市场的趋势性走势并不会因为股指期货的上市而改变。股指期货推出并未对现货市场运行趋势及结构特征形成重要影响,现货市场变动和基本面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即使从短期看,现货市场的短期变动在很多情形下显然更多地还是与宏观经济景气和利率等因素的改变有关。认为股指期货是股市下跌的“助推器”的观点难以成立。
我国以沪深300指数期货开股指期货先河,顺应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领域创新的潮流,缩短了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距。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将是一段缓慢的过程,流动性不足和投资者结构制约是初期必须面对的挑战。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亦不应急于求成。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领先市场的成功经验,稳步、扎实地发展我们的股指期货市场,才能逐步形成我们期货乃至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