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c-2,TIMP-2)和影响它们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octor beta,TGF—β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AXvisionT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c-2,TIMP-2)和影响它们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octor beta,TGF—β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MAXvisionTM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在20例翼状胬肉和10例正常球结膜中MMP-2、TIMP-2及TGF-β1的表达;且比较MMP-2、TIMP-2及TGF—β1在两组中表达的差异,分析这三者在翼状胬肉中阳性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MMP-2和TGF-βl在翼状胬肉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球结膜中它们的阳性表达(z=-4.618,-4.376,p<0.01),而TIMP-2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z=-1.319,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在翼状胬肉中,MMP-2和TGF-β1的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r=0.686,p<0.01);而MMP-2和TGF-β1,与TEVlP-2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r=-0.410,-0.143,p>0.05)。
结论:MMP-2和TIMP-2之间的表达比例失调是导致翼状胬肉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MMP-2和TGF-β1对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且相互促进,互为因果:TGF-β1介导的MMP-2和TIMP-2表达失衡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及侵犯角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正常成人前列腺3T多体素1HMRS目的:研究仅用体线圈在3T场强下对前列腺进行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H-1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可行性,探讨不同年龄段正常成年人前列腺分区代谢特点。材料与方法:正常成年男性29例,其中青年组11例(≤40岁)、中年组9例(41~60岁)、老年组9例(>60岁)。仅采用体线圈在3T场强下行前列腺MR
本文主要从以下二部分展开:第一部分: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淋巴背景与目的:转移淋巴结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文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转移淋巴结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54例晚期肿瘤共67个病灶行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转移淋巴结。54
P2X3受体是ATP-门控性离子通道家族的一个亚型,在慢性疼痛的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由于P2X3受体的分布仅限于感觉神经元,对该通道的处理就可能提供一个即镇痛作用强又无副作用的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上研究P2X3受体在骨癌痛发生机理中的作用,并利用RNA干扰技术以P2X3受体为靶点探讨基因治疗慢性疼痛的可行性。第一部分、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基因表达及电流
研究背景和内容: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分为霍奇金氏病/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NHL亚型。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状况与其分期有密切的关系。PET/CT是以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它利用特异分子作为示踪剂,从分子及基因水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18F-FDG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正电子显像药物。18F-FDG PET己成为HL和I
研究背景少支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omas,OGs)是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肿瘤之一,占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5%~19%。同其它类型胶质瘤一样,OGs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同的是,OGs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使其成为颅内原发肿瘤中第一个表现出“分子生物学特征”提供重要治疗和预后信息的肿瘤。积极探寻与肿瘤恶性程度和生存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成为了当前OGs的研究热点。为
目的:通过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患者的CT灌注成像改变,探讨其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经DSA检查确诊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与7例经DSA检查证实的无局限性狭窄患者作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成像检查,并对其图象行定量分析。并同时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最后与DSA检查、CT和/或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1例患者的灌注图与对照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中氧化应激及肺部的持续炎症可能起重要作用。Isoprostane F2a-Ⅲ(异前列烷F2a-Ⅲ),是体内氧化应激的重要标记物。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对照组尿中Isoprostane F2a-Ⅲ的水平,探讨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的水平。并通
目的:1.研究浙江汉族人线粒体DNA中tRNAThr,tRNAPro基因和剑桥标准序列(rCRS)的差异,筛查tRNAThr,tRNAPro基因变异的位点,以分析浙江汉族人的多态性位点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突变位点。2.探讨线粒体tRNAThr,tRNAPro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主要临床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1.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取浙江汉族人群中确诊为F2DM的无血缘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对围体外循(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32~60岁,平均年龄(41.7±7.7)。术前无心内膜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免疫系
目的:本实验旨用不同浓度雷公藤内脂醇对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COC1/DDP)进行干预,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COC1/DDP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时间和量效关系。以期寻找对耐顺铂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1. COC1/DDP细胞的传代培养:COC1/DDP细胞用COC1/DDP完全培养基培养,将细胞密度调整至5×105/ml,置培养瓶中,在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于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