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子民众教育研究——以上海妇女教育馆为中心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iya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妇女教育馆是由周振韶创办的并在上海教育局的批准下成立的妇女教育的“中心机关”。它与学校教育不同,施教对象为一般妇女,施教场所并不局限于馆内,属于民众教育的范畴之内。上海妇女教育馆由上海妇女补习学校与中华妇女社合办,前者供给馆舍,后者供给经费。  上海妇女教育馆成立于1935年,成立之后致力于公民教育、语文教育、生计教育和家事教育等教育工作。整体而言,上海妇女教育馆开展的活动具有教育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特点。作为妇女教育的“中心机关”,上海妇女教育馆在充实妇女的实用知识、增进妇女的生产技能、改善妇女的休闲娱乐、指导妇女治家方法、训练妇女的团体生活、传播现代教育理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妇女不仅仅是家庭的重要的一份子,而且妇女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另外关注妇女补习教育,可以了解终身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和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上海妇女教育馆因自身精力有限、经费不足,同时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它取得的成就也是有限的。通过上海妇女教育馆个案研究,从中窥探出民众教育思潮对妇女教育的影响以及民众教育理念是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并从中获得历史经验。
其他文献
陆伯鸿(1875-1937)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名的实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是近代上海市政建设的奠基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地方自治思潮的影响下,上海的精英阶层积极倡导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数千堂区里的堂区教士,与教民密切接触,他们是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中的重要成分。本文将通过研究堂区教士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分析他们的不同角色的属性,来理解
皋庑吴氏家族自明中叶由徽州歙县迁至苏州,历数代繁衍,成为苏州地区著名的科举世家、文化世家、艺术世家,家族秉持儒贾迭相为用的发展方针,积极培养族中子弟仕进,并在尊祖敬宗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