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明确2010年东北三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的基础上,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米抗大斑病Ht单基因鉴别寄主及其纯度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常规Ht单基因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10年采自东北三省的88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0、1、2、N、12、1N、23、2N、3N、12N、123N、123、23N和12N号14个生理小种。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仍为优势小种。所鉴定的88个菌株对Ht1、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45.5%、30.7%、15.9%、23.7%。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种间的变异频率开始趋于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的出现。2利用从Ht单基因A619自交系筛选得到的4对有效标记Ht1基因和3对有效标记Ht2基因的SSR引物,对含有抗大斑病Ht1和Ht2基因的F2单株群体(自交系3162为受体亲本分别与A619Ht1和A619Ht2为供体亲本进行杂交、自交)进行抗病性鉴定和SSR分子标记的对应分析。经田间抗病性鉴定,抗性植株表现为褪绿斑,感病植株表现为萎蔫斑。对F2单株群体DNA经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引物umc2374、bnlg1045和mmc0271在含有Ht1基因的F2单株群体中均可呈现多态性扩增,且能有效分离F2单株群体,抗感比例符合3:1。引物umc1828、umc1316在含有Ht2基因的F2单株群体中均可呈现多态性扩增,且能有效分离F2单株群体,抗感比例符合3:1。上述5个分子标记能有效鉴定试验材料中含有的Ht1和Ht2基因。3利用含Ht单基因的两套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B37为试材,对分别位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121对SSR引物经PCR扩增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对黄早四Ht1基因有效标记9对,Ht2基因有效标记6对,Ht3基因有效标记1对,没有筛选到对HtN基因的有效标记。筛选到对B37Ht1基因有效标记4对,Ht2基因有效标记8对,HtN基因的有效标记1对,没有筛选到对Ht3基因的有效标记。4选用6对SSR引物phi072、bnlg439、bnlg1175、bnlg2291、umc2105和bnlg149对5套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黃早四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Ht1、Ht2、Ht3和HtN的纯度分别为75%、60%、80%和65%,平均纯度为70%;B37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的纯度分别为100%、90%、95%和80%,平均纯度为91.25%;OH43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的纯度分别为95%、90%、95%和95%,平均纯度为93.75%;Pa91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的纯度分别为100%、90%、95%和90%,平均纯度为93.75%;Va26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的纯度分别为95%、100%、95%和95%,平均纯度为96.25%。对玉米抗大斑病鉴别寄主的纯度检测是培育高品质玉米优良品种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