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湖底泥就地处理技术及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染河湖的底泥构成了水体的内源污染,不合理的处理会带来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河湖水体污染情况也日渐严重,而受污染河湖的底泥自净能力差,污染物组成复杂,难以处理,成为各地政府管理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底泥的生态修复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也普遍被认为是解决底泥污染问题的方法。但其相对传统处理方法见效缓慢。本研究将底泥就地处理系统与河湖疏浚相结合,将疏浚后的底泥在疏浚地附近以生态护坡、护岸的形式进行处理,在保证传统疏浚技术处理见效快的特点的同时,也能实现被疏浚底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研发一种经济有效的底泥就地处理技术,本研究在第二松花江重要支流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河岸带的的进行底泥就地处理系统的布设,以河柳(Salix matsudana Koidz)作为修复植物材料,选择炉灰渣作为改善底泥性状材料按不同比例与底泥进行混合,探讨了不同配比不同时间对植物生长以及底泥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就地处理的技术优势及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论如下:(1)根据河柳生长情况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掺杂了炉灰渣的底泥,其柳树的根、茎、叶各部分重量都有显著的上升,且与添加炉灰渣的掺杂比例成一定正线性相关。10月份时,炉灰渣与底泥体积比例3比1的处理组植物根的平均鲜重为每株12.00g,茎的平均鲜重为每株56.20g,叶的平均鲜重为每株19.18g,相较于不添加炉灰渣的处理组其根、茎、叶的鲜重分别增加了363.32%、950.47%、230.12%。由此可见底泥中掺杂炉灰渣可以有效的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且随着炉灰渣掺杂比例的提高植物生产力也提高。(2)氮、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总累积量在不同处理组中差异不大,但在植物体内不同部分间差异显著。氮元素在茎中累积量最大,可以占到全株氮元素含量的90%左右,不同处理组茎含氮量的比重差异不大,而磷元素则是叶中含量相对丰富。考虑到河柳每年树叶枯落,所以叶中所含元素会随着枯落物再次进入底泥中。植物修复对底泥中氮元素去除效果较好,磷元素植物吸收量相对较小。(3)植物生长期结束,各处理组中河柳吸收的氮元素量分别为56.07g、49.02g、51.50g、54.40g,吸收的磷元素量分别为3.76g、1.22g、7.74g、4.80g。植物吸收的氮元素量差距不大,吸收的磷元素量虽然有差距,但各组对磷元素的吸收量相比氮元素偏低。结合植物生长状况及同体积炉灰渣处理的底泥量,炉灰渣与底泥以体积比1比1进行配比时,对底泥处理效率较高。(4)该就地处理技术以较低的成本将底泥与炉灰渣进行混合以改善底泥的物理结构,栽植高效的具有护岸与污染物净化功能的植物,在对底泥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也能起到拦截面源污染物,构建生态护坡护岸、美化河岸景观的作用。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子课题“伊通河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号:2012ZX07201-001)的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记录两组腹泻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腹
辽宁农村低保从1995年试运行开始,时至如今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保障了辽宁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但在现行辽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运行中仍然
孝道伦理广泛渗透到唐代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在衣食住行的方式上均有所体现。通过梳理及文献,发现子女需要尽心竭力地为父母长辈提供充足食物,并结合父母长辈的身体状况,合理搭
本文用傅立叶变换法求解了具有高阶色散的光纤光脉冲传输方程,并用高斯-厄米求积公式对其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
在常规HE染色过程中,要求切片核浆对比要分明,细胞浆染色质量的好坏亦至关重要。伊红是细胞浆常用的染色剂,其配制方法较多,多用水溶性伊红染色液,在染色过程中发现水溶性伊红染色
对当前农用稀土安全性评价研究前沿的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的行为与归宿研究予以综述。归纳出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粘粒矿物等均影响外源稀土在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量的逐年增加,由此引发的煤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其中以土地破坏最为严重,这对煤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如何较准确地掌握井工开
由于电子式互感器与传统互感器的输出有很大区别,传统互感器的校准系统不再适用,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误差分析理论,提出了将标准电磁式互感器经信号转换装置转换成与模拟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