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损险投保人风险厌恶系数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厌恶是经典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一个古老而基础的概念,而风险厌恶系数正是对理性经济人风险厌恶程度的衡量,因此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等领域,对于个体风险厌恶系数的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奇怪的是,目前对于中国保险市场参与人风险厌恶系数的测定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对中国车损险市场投保人的风险厌恶系数进行了研究,为保险市场产品设计与制度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测定风险厌恶系数的核心思想在于,风险厌恶系数越高的投保人越倾向于选择购买车损险“免赔附加险”。那么通过观测投保人对车损险“免赔附加险”最终的选择情况,能够通过统计推断的手段,估计出投保人风险厌恶系数最合理的分布情况。为此,本文对过往研究的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符合中国车损险市场相对免赔制度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投保人选择车损险“免赔附加险”的充要条件。本文基于此建立了实证模型,找到了待测定却难以观测的风险厌恶系数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给出了不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和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这两种情形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当不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时,本文巧妙的找到了实证模型的简单估计方法,测定出中国车损险市场投保人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均值为1.79*10-2 US-1;当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时,本文采用贝叶斯后验估计方法,测定出绝对风险厌恶系数的均值为9.82*10-3 US-1。基于模型结果,本文发现了显著影响投保人风险厌恶系数的三大因素:机动车价值、年龄特征和性别。在性别对风险厌恶系数影响的讨论中,发现了中国车损险市场中可能存在的投保人未能充分认知车损险“免赔附加险”产品而产生的非理性选择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甚或是社会教育,都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效能减弱、教育效用低下、教育效果式微等现象。贯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范式、教育思想、
小电流接地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系统。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受系统运行环境复杂、故障特征不够清晰等多因素影响,传统的单一选线方法局限性较强,导致选线精度不高,使得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仍然是继电保护领域一大难题。由于不同的单一选线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条件,为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将不同的单一选线方法进行融合已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其主要思想是对单一选线方法识别的结果建
投行人士透露,日前有发审委委员提出,将创业板考察期最后一年的净利润提高到3000万标准。    一则关于创业板上市门槛将要大幅提高的消息正在资本圈内迅速流传,并引起诸多拟上市公司与投行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旦此事成行,则意味着即便净利润达到了1000万,一家高成长的公司很可能也暂时上不了创业板。  据悉,证监会发审委内部已提出大幅提高创业板上市的要求,实际上,这一倾向已经在近期的项目审核中得到体现。
分析了国内特别是广东地区液化石油气的市场供需情况,针对茂名石化公司近年来液化石油气产品销售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市场掌控能力的营销策略。
MgZrNb2O8陶瓷因具备较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吸引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使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MgZrNb2O8陶瓷,分析了不同的离子取代对其晶格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当前,节俭式创新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更好地寻求资源约束与消费者对"足够好"产品需求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基于商业模式设计视角,以阿里巴巴的淘宝和淘工厂模式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