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厌恶是经典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一个古老而基础的概念,而风险厌恶系数正是对理性经济人风险厌恶程度的衡量,因此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等领域,对于个体风险厌恶系数的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奇怪的是,目前对于中国保险市场参与人风险厌恶系数的测定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对中国车损险市场投保人的风险厌恶系数进行了研究,为保险市场产品设计与制度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测定风险厌恶系数的核心思想在于,风险厌恶系数越高的投保人越倾向于选择购买车损险“免赔附加险”。那么通过观测投保人对车损险“免赔附加险”最终的选择情况,能够通过统计推断的手段,估计出投保人风险厌恶系数最合理的分布情况。为此,本文对过往研究的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符合中国车损险市场相对免赔制度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投保人选择车损险“免赔附加险”的充要条件。本文基于此建立了实证模型,找到了待测定却难以观测的风险厌恶系数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给出了不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和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这两种情形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当不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时,本文巧妙的找到了实证模型的简单估计方法,测定出中国车损险市场投保人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均值为1.79*10-2 US-1;当存在未观测的风险异质性时,本文采用贝叶斯后验估计方法,测定出绝对风险厌恶系数的均值为9.82*10-3 US-1。基于模型结果,本文发现了显著影响投保人风险厌恶系数的三大因素:机动车价值、年龄特征和性别。在性别对风险厌恶系数影响的讨论中,发现了中国车损险市场中可能存在的投保人未能充分认知车损险“免赔附加险”产品而产生的非理性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