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消费,消费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其中消费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支出不断上升,作为更有效地评价我国居民消费质量的消费结构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我国消费方面目前的主要特点是消费占收入的比重比较低,消费结构亟待改善。首先,中国人的服务性消费已经开始增长,但比重仍然较低;其次,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同时增长。未来消费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正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转型、消费升级也正在发生,为促进实现消费结构升级目标,研究汇率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汇率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消费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品流入国内,我国的产成品也更多地走向世界。在居民消费领域,以及可贸易产品的生产领域,人民币汇率发挥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汇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品的价格、厂家生产成本继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也随之增强。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持续位于上升期。人民币升值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已经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借鉴了宏观经济理论,构建出理论模型框架,分析人民币汇率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内在机制。理论分析得出汇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条渠道,分别为汇率传递渠道、就业与收入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三条渠道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影响着消费结构的变动。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都取得了明显的增长,消费结构信息熵增长,人们消费更加合理,消费结构得到了升级。然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存在很大的升级空间。为了进一步研究汇率影响消费结构的三条渠道的实际影响效应,本文运用PVAR模型并利用2005年至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汇率传递渠道和就业与收入渠道中,汇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升值会通过以上渠道带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财富效应渠道会造成消费结构的恶化,但影响并不显著。这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国情相比存在特殊性,我国的很多市场条件与模型假定不符,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市场上资产收入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财富效应渠道在我国还很微弱。人民币汇率主要通过汇率传递渠道和就业与收入渠道作用于消费结构方面,即人民币升值会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走向高级。本文对如何正确处理汇率与国民经济尤其是消费结构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