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采集于华南农业大学野生稻核心收集圃的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澳洲野生稻进行分离,采用无氮培养基,结合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经平板划线法共分离筛选到45株内生固氮菌,并利用全细胞蛋白电泳、插入序列指纹图谱和唯一碳源利用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选取部分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选取部分固氮活性较高的内生固氮菌,对其进行特性研究,包括不同pH、渗透压、铵离子、碳源等环境因子对这些菌株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
以药用野生稻和澳洲野生稻的根、茎、叶为材料,采用碳源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结合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通过PCR扩增固氮酶,nifH基因,分离得到45株内生固氮菌,茎中29株,占64.4%;根部14株,占31.1%;叶部2株,占4.5%。各菌株固氮酶活性差异较大,从最高的605.21 nmol C2H2·mL-1·h-1(YH24)到最低的8.47nmol C2H2·mL-1·h-1(YH29)不等。
采用IS-PCR和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聚类方法将45株内生固氮菌分为8个类群。各个类群在蛋白电泳和IS-PCR指纹图谱上差异较小,有较好的一致性。由16S rDNA测序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得知,代表菌株YH7与Enterobacter asburiae相似性为98%、YH3与Enterobacter cloacae相似性为98%、YH4与Klebsiella oxytoca 相似性为99%、YH30和YH39与Burkholderia cepacia相似性为99%、YH46与Herbaspirillum sp.相似性为97%。
选取了8株代表菌株,测定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固氮酶活性,研究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供试菌株对pH值、盐浓度、铵离子的适应范围较广,均能在pH4.0~10.0下固氮,最适固氮pH为7~8;各菌株均具有一定的耐渗透压能力,除YH2在NaCl浓度达到3%时和YH39在NaCl浓度达到4%时无固氮酶活性外,其余菌株在NaCl浓度达到4%时仍能表现出固氮酶活性;8株供试菌株均可以在NH4+浓度为0.5mM~4 mM下固氮;大部分菌株在双碳源蔗糖和苹果酸条件下,固氮酶活性较高,YH2在以甘露醇为碳源时无固氮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