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通过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诱导神经干细胞凋亡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凋亡水平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NSCs的分离、传代及鉴定。将6-8周龄的ICR小鼠按照雌:雄=2:1的比例合笼,在孕13-15d,剖宫取小鼠胎盘,分离两侧大脑半球,制备单细胞悬液,传代培养,传代过程中使用Nestin抗体对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2)小鼠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查弓形虫感染组NSCs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弓形虫与NSCs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上室加入1×10~6个RH速殖子,下室为NSCs,感染48h后,收集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下室NSCs,分别提取细胞的总RNA,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筛查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3)NSCs凋亡的检测。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上室中加入2×10~5、1×10~6、5×10~6个速殖子,与下室中NSCs共培养12h、24h和48h后,收集下室NSCs细胞,运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DNALadder法检测NSCs的凋亡情况。(4)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后NSCs的凋亡情况及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分别用0.5mmol/L TUDCA和4μmol/LZ-ATAD-FMK预处理NSCs6h,然后建立共培养体系,感染48h后收集细胞,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CHOP、caspase12、JNK、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制备小鼠胚胎NSCs并在体外传代培养,NSCs特异性标记蛋白nestin表达阳性。(2)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弓形虫共培养48h的NSCs有973个基因表达上调(≥2倍)、871个基因表达下调(≤2倍)。GO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生物学过程受到显著影响,有15个参与此过程的基因表达明显升高(≥2倍)。(3)NSCs与弓形虫共培养12h、24h、48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26.21±0.78%、37.01±1.23%和45.70±0.56%,而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1.12±1.34%、25.13±2.07%和25.31±1.03%,弓形虫与NSCs共培养24h和48h后,感染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感染组的凋亡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10~5、1×10~6、5×10~6个RH速殖子共培养组的NSCs在48h的凋亡率为分别为36.72±4.52%、45.73±2.42%和56.94±1.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52±1.80%。(4)TUDCA和Z-ATAD-FMK预处理组,NSCs的凋亡率分别为28.41±0.60%和27.63±0.82%与单纯弓形虫共培养组的凋亡率(52.92±0.95%和49.81±0.91%)相比,抑制剂明显降低了NSCs的凋亡水平(P<0.01)。(5)免疫印迹显示,共培养组NSCs的CHOP、caspase12和p-JNK表达上调或激活;TUDCA预处理可抑制上述基因的表达或信号通路的激活,而Z-ATAD-FMK预处理仅抑制caspase12的表达水平。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和抑制剂预处理组的JNK表达水平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1)弓形虫ESA诱导NSCs的凋亡,并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弓形虫ESA可通过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来诱导NSCs的凋亡。
其他文献
5-羟甲基糠醛(5-HMF)和糠醛作为重要的平台化合物,经过发生加氢、水解、卤化、酯化等一系列反应可以合成多种化学中间体,广泛用于化工及燃料等领域。5-HMF和糠醛主要来源于多糖、低聚糖及单糖的转化,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葡萄糖即是生物质的主要成分。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木糖等)通常在溶剂中经催化剂作用脱水生成5-HMF和糠醛。水虽然是环境友好型、价格便宜的首选溶剂,但水的大量存在会促进产物的再
小立碗藓是非维管束植物类群的模式植物且有着特殊的进化地位,全基因组也已测序完成,是研究陆生植物抗病机制进化历程的理想材料。目前虽然已有了大量关于小立碗藓抗病性的研究
追求材料的超轻、高强是当今世界材料研究与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代表材料界最高研究和应用水平的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对轻质、高强机械性能材料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现有
本文讨论在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谱牒的存在基础被消解,谱牒的文化功能和实用功能也被解构,解构之后的谱牒不但不会消失还将继续长存,随着社会结
进入21世纪纳米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人工纳米材料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工业、生物医药以及日用品种。纳米级二氧化铈作为镧系最为重要的一类稀土二氧化物粒子,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关于纳米二氧化铈的生物效应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已有诸多关于其性质的矛盾的报道,其生物效应的界定一时之间变得异常模糊。本文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模式生物,探索了棒状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