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横中国三千年封建社会,帝王宫阙始终是构成中国建筑史的最核心部分。就宫殿建筑本身而言,其不仅仅是帝王生活的起居之所,也是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表征,更是皇权统治的中枢地带。历代宫殿建筑群的形态演变,不仅反映着建筑风格与技艺的变革,亦是皇权政治制度更替的有力代表。因此,在透析宫廷建筑本身的形态演变之时,即能系统而深入地管窥到君相分权的变化,也能在社会文化制度的更替中,找出宫廷建筑布局变化的深层原由。宫廷建筑中的“三朝五门”之制,古而有之。自先秦的宫室建筑起,伴随着宫廷纵向空间的延伸,宫殿建筑群逐步演变成“前朝后寝,面朝后市”的格局。建筑布局在纵深方向上的变化,不仅仅是一种使用功能的发展,亦是一种传统礼制制度的要求。外朝,作为三朝中的重要格局之一,在空间上充当了连结宫城与皇城建筑的关键环节,在礼制上亦成为了皇家仪仗的重要活动场所,承担着君王与王公和臣民们交流议事的重要职能。有关外朝空间形制的早期原型,其历代的发展演变,及明清盛期的格局特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梳理了明清宫廷外朝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紫禁城的外朝空间形制、主要建筑特征及两侧中央衙署区的功能布局,本文也做了初步研究。此外,本文还对紫禁城外朝空间中的仪式活动及礼制功能,做了简要的探讨。其从而试图揭示出,宫廷外朝区域作为“天子行政令之处”所承担的防御、仪式及行政部署功能的空间特点。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目标方法,并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针对“三朝五门”制度中的外朝空间的形制与功能,简述了其在历代都城中的发展概况。第三章中,对明清北京宫廷外朝空间的界限及职能做出了界定,并对承天门及T字形广场等区域的建筑场所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外朝空间的布局特征、戍卫情况和空间尺度等。第四章主要从皇权制度的角度叙述了外朝中央官署建筑布局的变化。本章既阐述了明清中央官署布局与前朝的沿袭与发展,也从明清二朝君相分权的演变过程中,寻找出建筑布局形成的内在原因。第五章着重讨论了明清北京宫廷外朝空间所承担的宫廷礼仪活动。针对所发生的外朝仪式活动,本文试图分析和归纳出大明门、承天门及T字形广场区域,在紫禁城建筑群中所具有的礼制意义。第六章则对整个承天门迤南的外朝空间做出了形象复原。其中对大明门、千步廊等主要建筑的大木结构进行了定性讨论;并在虚拟模型中,对整个区域的空间领域感加以复原和再现。第七章即为全文的总结。笔者认为,隋唐太极宫、唐大明宫及北宋汴梁宫城,始终未实现传统中“皋门”与“库门”之制。明南京宫城与明北京宫城首创了纵向“五门三朝”的格局。明北京紫禁城的外朝空间,基本限定在大明门与承天门之间,但其空间格局并未完全照搬《周礼》的教条。明清北京的T字形的广场,具有将唐长安城宫前“横街”与北宋汴梁宫城的南向“纵街”合二为一的空间特征。而承天门前T字形广场更为封闭,已基本隔绝帝王与大量普通民众的交流与联系。另一方面,外朝空间内中央官署权限的多寡,一定程度地反映为官署建筑距帝王决策中心的距离远近。与唐、宋、元相互比照,明清北京的君主权力达到空前加剧的态势,而千步廊两侧官署的职能在逐步萎缩。明清北京宫廷T字形广场的形成,既起到区分臣与民活动的空间作用,也在活动和心理威慑上方面,形成了宫城与皇城、内城截然不同的区域界限。明清北京宫廷外朝空间序列的拉长,不仅加长了帝王大驾卤簿的行走路径,增大了帝王宫殿与内城市井的纵深距离,亦强有力地渲染了君权至上的神秘与威严。以千步廊为代表的宫廷外朝空间,其既是宫廷建筑群的延伸部分,是完成宫廷仪制的重要场所,亦是中央衙署机构的所在区域。其既联系了君主与丞相的权力关系,是君权与相权在空间区位上的势力划分,同时因其封闭性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防御作用。明清北京宫廷的外朝空间,是在中轴线上完成的君、臣、民空间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