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初出现杠杆并购,因为规模不大所以不引人注意。随后80年代,利率下行,债券收益率上升,美国经历一场杠杆并购的浪潮,之后又经历了几次的起伏,渐渐趋于平稳。美国杠杆并购的这几十年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的杠杆收购案例,比如Wesray资本收购贺卡生产商Gibson,自有资金出资仅100万美元,利用杠杆资金以8000万美元完成收购但以2.9亿美元估值上市;著名的KKR收购RJR Nabisco案例等等。还有代表性主导人物,比如“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也希望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帮助企业快速的成长,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杠杆并购在A股市场上也渐渐多了起来,不论是发债并购,还是反三角杠杆并购,上市公司运用杠杆的比率越来越高,尤其在海外并购中。杠杆并购给上市公司来很很大的刺激作用和快速经济效益,市场接连的“蛇吞象”案件让中国并购发展迅速。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写作的结构安排。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对杠杆并购以及并购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并对杠杆并购的概念、杠杆并购的特点以及风险、经济后果概念进行阐述。三、案例分析,介绍了艾派克和利盟的并购背景、过程、特点以及交易细节,梳理整个案例。四、经济后果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对艾派克并购利盟后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总结杠杆并购所带来的明显的经济后果表现。五、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根据艾派克并购利盟的经济后果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杠杆并购的新进步和提高、不足以及改进进行总结,为企业降低并购负面经济后果提出政策性建议。 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每天都面临快速的变化,杠杆并购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变化,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艾派克杠杆并购利盟的经济后果,还原了艾派克并购利盟的过程,介绍了艾派克并购利盟的经营情况和并购动因,分析并购后资本市场以及财务指标的变化,最终评价艾派克此次并购的成与败。此外,艾派克并购利盟的案例,巧妙的并购方案设计、多元的融资手段和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处理对民营企业跨国并购优质资产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