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政治效能感及其参与行为研究——以苏南若干村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掀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强调了民主,特别是基层民主的重要性。然而,在当前的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与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和期望背道而驰的现象。为应对存在问题,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从村民角度来说,关键是要重视并调适好影响村民政治参与行为的政治效能感,引导村民践行积极、有序、制度化、现代化的参与行为,让村民自治政治生活充满活力。  本文以公民文化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以及现代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苏南地区村民为调研对象,以村民关于村委会、政府两个治理层级的内在、外在两个维度的政治效能感和村民的政治参与行为为研究内容,试图分析阐释苏南地区村民政治效能感的现状特点、村民效能感与其参与行为强度的相关关系,以及人口学特征因素与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对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可能影响。  本文除第一章导论外,共有四个主要部分。第二章从相关概念与理论入手,首先界定了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行为的基本概念,继而阐释了在研究村民政治效能感及其参与行为过程中将运用到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先从上下层次、内外维度对村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村民虽对政府的施政有良好评价,但对自身的个体政治影响能力信心不足的结论;后从范围、方式、强度三方面分别阐述村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具体表现,再以统计方法验证了村民关于村委会的政治效能感水平与其政治参与行为强度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第四章分析了八个人口学特征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政治面貌、宗教信仰、职业类型以及居住类型)对村民政治效能感水平的影响关系,并讨论了社会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环境以及思想文化环境对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具体影响。第五章集中讨论调适路径,根据前文对苏南村民政治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培养村民自身素养和改善乡村政治环境两个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了调适村民政治效能感的相关路径。文章结尾,对本课题获得的相关研究结论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未来的政治效能感相关课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传世先秦古书中有两个表示祈求、希望语气的副词,它们分别是“尚无”“苟无”,历来学者对两者用法与异同语焉不详.出土与传世的战国文献资料显示,表示希望语气的副词及副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