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及影响因素——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文献认为资源配置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原因,本文着重从资源配置的视角考察了细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理论方面:基于Hsieh and Klenow(2009)构造的理论模型,纳入土地要素市场,放松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考虑劳动与资本要素的相互影响,深入分析了细分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方面:结合相应的计量模型得到金融市场扭曲指数减小对TFP的“直接效应”是3.9%,“间接效应”是1.2%;引进外资扭曲指数减小的“直接效应”是6.8%,“间接效应”是3.5%;劳动市场扭曲指数“增加”的直接效应是0.67%,“间接效应”不显著;技术市场扭曲指数减小对TFP的直接效应是0.42%。分析结果表明:(1)细分要素(技术、资本、劳动)市场扭曲程度越大,TFP增长率越小。(2)细分要素市场扭曲指数与TFP之间可能是凹性(倒U型)关系。因此,有针对性地制定要素市场发展规划,健全资本要素市场,改革劳动要素市场,培育技术要素市场,是顺应经济可持续性增长要求,避免经济停滞的必要措施。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结构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垄断竞争模型,表明细分要素市场扭曲的变化是阻碍我们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并且根据推导结果提出相关命题。  第三部分对命题进行实证检验和量化分析。  第四部分简要阐释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归纳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制定要素市场政策提出相关建议,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安徽省经济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人均消费也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的差距在不同程度上扩大,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别表现尤为显著,居民收入呈现两极化,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极其不和谐的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是财政,
该论文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围绕移动数据通信进行分析和研究.移动数据通信在国内外基本遵循了相似的发展转变,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以短消息为代表的部分移动数据业务蓬勃发
该文以财团为研究对象,以生产方式的发生变革为主体,运用逻辑分析、对比研究、归纳与演绎等方法,阐述了财团的产生与发展模式、财团的存在形态与运行机制、财团在现代经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