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xb63255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红河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主要分布在八大片区,典型的森林、梯田、水系和村寨和谐共生的“四素同构”系统,构成奇特的人居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化推动聚落空间发展演变,对聚落空间的形态调查及当前演变有助于系统认识红河哈尼梯田聚落的价值,促进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发展。研究工作吸取了人类学关于区域聚居的相关史料研究的基础,借助GIS新技术分析当代3027个传统乡村聚落在密度上、流域上、聚落斑块的聚居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密度上分布不均衡,分布以流域界限为地理边界且与支流水系正相关,反映空间上碎片化与梯田稻作紧密联系;聚落斑块面积分布总体有序,以0.06平方公里以下为主,但核心区处于快速膨胀演变之中,反映出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当代影响下发展和保护矛盾聚焦在核心区。以抽样法选取典型的32个样本梯田聚落,开展空间形态比较研究,以地域性的角度对聚落的选址、边界形态、内部空间要素、民居形态进行解析。系统提炼了聚落空间的同一性与异质性,并总结了聚落空间在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生产方式三大要素影响下的互动作用机制。基于调查分析当代聚落空间演变,针对发展的不充分、空间缺乏管理随意发展、文化空间的消退、传统民居的消亡等当前矛盾问题,结合聚落空间的传统营建智慧、价值及传承要求,为红河哈尼梯田聚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整体性视角。结论部分对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了总结,包括聚落空间分布特征、选址特征、边界形态特征、内部空间要素特征、传统民居形态特征,研究进一步得出了三个主要的结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为主要因素共同影响着该地区的聚落空间形态;同一性与异质性的共存表达是梯田聚落空间形态的属性;在梯田聚落空间的当代演变中应延续聚落空间形态的核心价值。
其他文献
体育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何保证体育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促进本土化发展,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我国体育工作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体育全球化与本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人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资本。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员工的竞争,特别是人才。员工流失其实就是一个企业资本流失的表现,这一现象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员工流失这一问题是一个直接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员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员工流失这种现象,尤其是这种非正常的流失,这种现象在每一个企业的持续发
以构造层序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体系,细致分析了每个构造层序的识别标志、层序地层学特征及构造特征,首次提出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构造层序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研究了济阳坳陷第三系内部发育的多个地层不整合的样式。着重探讨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微观组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有关不整合宏观样式
目前在塔机起升电机中已经开始采用变频器进行控制,它具有速度的平滑过渡,对机构和结构件无冲击,提高了塔机的运行安全性,同时又能进行节能。本文介绍了A700变频器在塔机起升电机
宽禁带n型与p型导电氧化物半导体即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平板显示器、低辐射窗、触摸屏、飞机和冰箱的除霜窗口、气体传感器、抗静电涂料等领
为了解数字档案馆(室)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数字档案馆评价、数字档案馆服务评价、数字档案室、学习借鉴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梳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亚文化形式在网络时代频繁更替,此消彼长。2016年以“葛优躺”的火爆为起点兴起的“丧文化”潮流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至2019年已逐渐经历一个趋于完整的兴衰周期。纵观“丧文化”的整个发展脉络,本论文以网络民族志、文本分析及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试图解释这一盛行于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原因及心理因素,同时以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为框架,分析其风格
根据生产实际状况的要求,针对SCR炉区上溜槽装置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优化设计,提出了改进技术方案,可杜绝上溜槽装置漏铜、积渣严重及防爆膜爆炸频繁停机事故的发生,新型上溜
目的细胞是进行病毒分离时常被选用的基质,为了分离肠道病毒CVA16型,我们选取了两种细胞,从中筛选出肠道病毒CVA16型的最敏感细胞。方法将20份样本通过核酸检测确定其中的C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