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系统的构建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首先对蟾酥原料药物进行提取与纯化,获得其主要药效组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以主要药效组分为模型药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为载体,运用现代制剂技术,研制其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并对所制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征及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学进行研究,为探索药物肝靶向给药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1.本试验是在参考前期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甲醇提取法、氯仿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的方法纯化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2种有效作用成分,显著提高了药效成分的含量以增强治疗作用。2.本试验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匀质法制备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选取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星点-效应面法设计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处方及工艺。3.将制备好的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采用透射电镜、粒径分析仪、Zeta电位仪等对其外观、粒径、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4.采用正向动态透析方法研究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5.采用蟾酥提取物原料药溶液为对照组进行蟾酥提取物普通脂质体和蟾酥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学研究。结果:1.蟾酥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直径与柱高比值为2:14,上样量与吸附剂的比值为1:7,洗脱剂环己烷—氯仿—酮比值为4:3:3,采用该纯化工艺所得的蟾毒配基的总含量达到65.58%。2.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的最佳工艺:卵磷脂与蟾酥提取物比为7:1,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3.5:1,超声时间为40 min,水化温度为60℃,载药介质为pH 6.8 PBS缓冲液,高压均质机压力为100MPa。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蟾酥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蟾毒配基包封率为85.12%,粒径115nm,Zeta电位为-47.28mV。4.在选取pH 6.8释放介质中测得的蟾酥原料药的累积释放率在48 h时已释放完全,而蟾酥提取物普通脂质体和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9.63%、74.45%。5.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蟾酥提取物原料药溶液组、普通脂质体组和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组均符合二室模型,测得的普通脂质体的t1/2β为蟾酥原料药溶液对照组的3.77倍,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t1/2β为原料药溶液对照组的8.76倍。组织分布中普通脂质体在肝、肺脏器中分布的药物总量分别为蟾酥提取物原料药溶液对照组的1.709倍、1.764倍,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在肝、肺脏器中分布药物总量分别是蟾酥提取物原料药溶液组的2.953倍、2.4714倍。此研究说明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在体内循环与滞留的效果优于普通脂质体,有利于药物的富集,且靶向作用更为显著。结论:1.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星点-效应面法结合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2.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血药浓度方法简单、合理,为蟾酥及蟾酥制剂的安全用药及研发提供了药动学理论依据与支持。3.蟾酥提取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可将药物有效地输送于肝、肺脏病变部位,达到缓释和靶向的治疗目的,为探索药物靶向给药及新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阐述了上海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污染源全面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排污许可证与污染源管理的关系。提出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应用是飞行器导航、制导和控制(GNC)领域的一场革命。应用GPS载波相位测量技术来确定载体的姿态,因具有精度高、不受美国P码(Y码)
食品工业废水有机物含量丰富,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近年来生物处理废水技术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极大的关注和发展。阐述了食品工业废水领域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水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又称横向基因转移、侧向基因转移(Lateral gene transfer,LGT),是指在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或者细胞器(同一细胞内)之间的DNA片段
<正>国内首个动漫主题地铁车站近日在浙江杭州地铁1号线江陵路站正式亮相。动漫地铁车站从2018年开始,一年推出四季,每季一个主题,持续时间为一个月,第一季的主题是:动漫温暖
持续性枕横位(DTA)是头先露分娩中较常见的头位异常,因其常不能按正常分娩机转完成俯屈、内旋转而影响胎头下降,常引起难产,使得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增加.我院自1994年4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