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负荷的建筑信息化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fg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建筑能源消耗量占社会总能耗的30%,且该比重逐年提高,其中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运行总能耗的比例高达40%~60%。因此,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空调系统能耗分析是寻找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设计阶段,模拟空调能耗进而优化设计方案是实现建造阶段空调系统节能的首要环节,但由于目前的建筑设计信息无法被能耗分析工具共享,造成了建筑设计与能耗分析的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在空调系统的运营阶段,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采集的运行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少智能化节能专家系统的分析,因而无法提出节能优化控制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对空调系统开展节能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如下成果:(1)提出了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的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引入工业基础类标准(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IFC)作为建筑信息化模型的数据转换标准,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对IFC文件进行处理,提高了以IFC文件为载体的建筑信息的跨平台共享能力。(2)创建了IFC文件与能耗分析工具EnergyPlus输入数据文件(Input Data File,IDF)之间的信息映射关系,实现了建筑信息化模型数据向能耗分析工具的转换,并使用空调专业真实设计案例说明了数据转换功能的作用,实验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信息在建筑专业与暖通专业间的共享能力,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具有实际推广意义。(3)分析了建筑运营管理阶段对建筑设计信息的需求,在上述转换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筑信息化模型与建筑运营管理数据库的接口。(4)根据调研的工程经验补充开发了某跨国公司的空调机组节能运行管理规则,并研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制冷机负荷预测分析模型,为空调节能专家诊断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课题搭建出建筑信息化模型与能耗分析诊断方法之间的桥梁,为建筑设计信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可重复利用提供了新颖的解决方案,并通过C#语言开发了一套数据转换应用程序,分别实现了BIM与能耗分析工具EnergyPlus、BIM与建筑管理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接口,进而提出了空调节能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案,为建筑运营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ASA)对大鼠缺血预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分别复制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适应模型;Evan’s蓝和红
企业执行力是企业执行并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优秀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条件。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成为管理领域一个热点问题。从企
[目的]根据上海市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资料库中矽尘监测资料,尝试建立上海市1953年至2000年矽尘工种接触矩阵(JEM)。介绍JEM方法,以供探讨。[方法]运用EXCEL,ACCESS和STATA
以供热系统运行能耗费用最低为优化目标,以供热管网的运行特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以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为变量的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运行能耗费用方程.根据非线性规划理论,应用一
<正>概述2015年7月,全国热点舆情事件(关注度5以上的事件)共84起,华东、华北两地舆情事件最为集中,其中,舆情事件爆发较多的是:北京8起,河北6起,广东、陕西各5起。表1.热点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结
本文介绍了河北涞源王安镇岩体及其南部支家庄—于城矽卡岩型铁矿区的花岗岩类岩石的碱性长石成分与结构状态的测定结果,并讨论了其地质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VEGF2型受体基因与脑卒中易感性和复发的关联性。方法在两个独立的中国人群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目的1.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分别提取砂仁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2.以标准红毛色癣菌(Trichophyton rub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