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楠(Phoebe bournei)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珍稀渐危物种,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本研究以赣中闽楠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获得数据,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将其划分为16个径级,对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进行分析,运用存活曲线等方法分析种群动态数量特征,应用扩散系数及丛生指数等指标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采用生态位定量分析法分析其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为闽楠天然种群合理经营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种群幼苗(D<2 cm)、幼树(2 cm≤D<5 cm)、小树(5 cm≤D<10 cm)、中树(10 cm≤D<20 cm)、大树(20 cm≤D<40 cm)和老树(D≥40 cm)占总株数的比例分别为57.93%、13.14%、12.91%、9.49%、4.96%和1.59%,其径级结构总体上呈倒“J”型。种群在D<2 cm且H>1 m、5 cm≤D<10 cm和60 cm≤D<65cm三个阶段的死亡率均超过了50%;在25 cm≤D<30 cm阶段生命期望值最大(ex=4.50)。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属于增长型且趋于稳定型的种群。(2)种群在5 m×5 m、5 m×10 m和10 m×10 m 3种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均为聚集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减小。而不同生长阶段的种群分布格局显示,从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大树—老树阶段由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方向发展,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种群在幼树到大树阶段表现为聚集分布,老树阶段表现为随机分布,而第10径级(35 cm≤D<40 cm)是个体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变化的转折点。(3)闽楠在群落中分布面积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其重要值(51.51%)和生态位宽度(Bi=1.22,Ba=0.86)都比其它种群大。从生态位重叠值(NO)看,NO=0的种对有94对,占总对数的49.47%,表明群落中这些种对之间没有出现在相同的资源位上;NO<0.6的种对占所有种对的80%以上,说明很多树种对各资源位的需求不太明显。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Cih)看,Cih=0的种对有94对,占总对数的78.42%,表明大部分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相似性程度较低;同时,闽楠与生态位较宽的树种相似性比介于0.290.41之间,说明这些生态位较宽的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与闽楠有较高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