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着十几亿人口民生的大事。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农业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受影响农产品范围广,从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源性农产品,到茶叶、花生、蔬菜等植物产品、加工产品,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直接挑战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扩散效应显著,一个发达国家或几个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会引起其他一些国家对我国也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歧视性,一些国家采取的措施往往高出国际标准,有的以设备能检出的最低限为准,有的专门针对中国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要求指标越来越严格等。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的特点,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农业外贸环境。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危机。本文先介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和作用机制,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的影响,接着着重通过经济学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两个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即以标准化为重点建立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壁垒体系;想尽各种办法发展农业实力,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本文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运用的主要经济学<WP=44>理论和结构纲要。第二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和作用机制。首先澄清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混淆问题,然后从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第三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这一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第一从博弈论的角度用模型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得出技术性贸易壁垒能使输入国社会福利增加,从而使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理论上有存在的必要。第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章通过我国所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我国农业受到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第五章是我国农业对发达国家施于我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本文的对策分析具有自己独特的角度,主要通过一些经济学的分析得出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些结论,并通过这些结论得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结论主要有两个:根据囚徒困境得出我们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指标体系;根据一些微观经济学分析得出必须要提高我国农业整体实力。并根据这两个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魔芋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工业原料,陕西省岚皋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通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原料基地快速发展,加工企业初具规模,服务体系配套完善,产业化
本论文以新华社电视报道核心业务电视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从目前新华社电视深度报道现在的模式和节目的形态特征,制作手段进行剖析,分析新华社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殊性和要求,结合当
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速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如何做好对各种类型的引进人才和校内教师进行快捷的、有效的评价,则关系
<正>苏地税规[2011]13号2011年12月21日现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已经有20多个年头,经历了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变革,改革虽然使科技逐渐走上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是真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体制还没有建立起
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向通断功能的微动开关,采用准静态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微动开关的装配及操作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弹片预压量和操作按钮位置组合工况对微动开关静动态
效能评估对于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旨在尝试运用模型方法评估单项野战卫生装备效能。 研究首先调研了国内外装备效能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常用
马克思哲学观念变革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指向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康德批判哲学是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
佤族文化是以"司岗里"文化和木鼓文化为主要栽体的一种多元民族文化。从自然环境看,佤族主要生存环境为内陆山区,山是孕育佤族文化的母体;从人文环境看,云南悠久的葫芦种植历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把握好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